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子蕴
子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48
  • 关注人气:3,8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文·吟诗·看月亮

(2021-09-19 08:07:51)
标签:

中秋

月圆

美文

诗词

花好月圆

分类: 图片集

读文·吟诗·看月亮


                      月到天心

                           林清玄


二十多年前,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回家,差不多是摸黑的。

平常时日,人们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


偶尔有星星,就亮了许多,感觉心里也有了光。有月亮的时候,心就沉静下来,丝毫没有了对黑夜的恐惧。

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下、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让人误以为万事万物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

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中掉落的精灵。

 

月光下的每一种事物都有了光明,真好!

更好的是,月光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月亮、有光明。那光不如阳光温暖,是清凉的,好像从头顶的发丝到脚尖的趾甲都能感受到月的清凉。

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月亮是亲切的,就如同为我们提灯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门前。对于月之随人,我却带着一丝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

可以说这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的。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而人人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这是错觉;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月亮是唯一的,只为自己照耀,这是真实的。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月,它是独一无二、光明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

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


这就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指月”,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见了月就应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                  

无非是表明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包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阳明的《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了。还有一首是宋代理学家邵雍所写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但只有微细的心才能体会,一般人是无法感知的。                                       

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见不到心灵之月,那么月亮对于我们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永恒之美呢?

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  


读文·吟诗·看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读文·吟诗·看月亮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宋]向子湮《洞仙歌·中秋》
读文·吟诗·看月亮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读文·吟诗·看月亮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唐]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读文·吟诗·看月亮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宋]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读文·吟诗·看月亮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读文·吟诗·看月亮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元]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读文·吟诗·看月亮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明]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读文·吟诗·看月亮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读文·吟诗·看月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读文·吟诗·看月亮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宋]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读文·吟诗·看月亮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读文·吟诗·看月亮

         子蕴抚琴谢知音:
感谢朋友们一路支持关爱,花好月圆,幸福安康!

                图文诗皆来自网络,子蕴编辑制作,深谢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和阿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