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章:小建朗诵艺术欣赏

(2021-07-18 07:58:50)
标签:

小建

朗读

艺术欣赏

文化

大江

分类: 我的收藏

                     

子蕴:我与小建以“我写她读”的形式,合作了长达四月有余,在喜马拉雅成功制作了十二期朗读节目《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小建是个非常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人,最后一期节目播完,她马上把自己这一段时间的朗读以《读给你听》为题,做了总结发在博客上。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有始有终的做成了一件事,松了一口气。

 

 

小建爱听湘姐姐讲故事,她常常幻想着搬个小板凳坐在天津的藤萝架下,或者北京的老槐树下,像湘姐姐一样托着腮,听我讲故事。十年交往,十多次聚会,无论是在上海、北京、大兴安岭、厦门、镜泊湖、莫干山、周庄、每次见面,大家都会团团围坐,七嘴八舌的抢着说笑,听湘姐姐神侃胡说。也许是北京人生来自有的诙谐幽默,也许是上海人的笑点太低,反正无论湘姐姐说什么,只要一开口,她们就笑得东倒西歪的。当然数小建笑得最欢,那几位淑女笑起来还算矜持,会不由自主捂着嘴,小建可是不管不顾,由着性儿张着大嘴笑起来没完没了,那两个嵌在脸蛋儿上的深深的酒涡,笑起来就越发好看了……

 

让湘姐姐得意的是,这次不是湘姐姐讲故事,而是湘姐姐的故事,由小建在喜马拉雅讲开了,这一讲就是四个月,且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无论是网上的笔友,还是团里的战友,都聚拢在“喜马拉雅山”下,听小建讲故事,一时间,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们 ,都在群里争相转发小建的朗读音频,好不热闹!

 

网上笔友们更是对“小建朗读”给予了热情的支持鼓励,留下了许多真诚感人的好评,这也是让小建把《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的主要章节朗读完的动力所在。华章先生更是从听众的角度对小建的朗读给予了专业性的高度评价 。现全文转发至此,以示感谢,也算为我们的这次合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华章:小建朗诵艺术欣赏


         小建朗诵艺术欣赏  

                                 华章


最近,博友子蕴和小建联袂推出了《听小建朗读》系列,创建了一种文与声相结合的博文形式。让我们有幸见识了博友小建那成熟的带有海派风格的朗诵艺术。资深教师空谷幽兰先生评价说:“听了她的朗诵,无论在音准、音质、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任何方面,都无可挑剔。特别是感情的流露,到了感人肺腑的程度。”这是对小建朗诵艺术水准最专业最中肯地评价。

 

需要纠正一下,文章题目中的“朗读”一词,用的有点不妥,看来小建是谦虚了。应该用“朗诵”一词。因为朗诵与朗读不在一个层次上。小建是“朗诵”不是“朗读”。

 

朗诵不同于朗读,朗读是用响亮有力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而朗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是一种比较精细、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要有分析欣赏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前提;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要熟练掌握标准发音和发声技巧。在朗诵时,朗诵者要对文章(诗词)的理解体味深刻,理解到位,感情投入,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会随着文章的情节变化而自然变化,字字句句都含情,会大大升华原著,因而被称为二次创作。“朗诵”是文学性、艺术性和表演性的统一,是朗诵者思想和美学境界的一种显现,这就远远超出了“朗读”的范畴和高度。没有朗诵的二次创作,原著的精髓之处不可能被发挥到极致。

 

我们在聆听小建朗诵的时候,在那优美、动情、和润的声音背后,似乎已经看到了小建那端庄的仪态、动人的眼神、迷人的手势、丰富的表情。

 

小建走南闯北,珠江水、黄浦江水和东北米、江南鱼养育了她。几十年来,人生丰富的阅历,已将南北文化融于一身,具备了一定的政治思想修养、社会知识修养和语言修养,且文字功底扎实,这些都为她的朗诵艺术提供了表情达意的扎实基础。陈寅恪先生说,要“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即设身处地,将历史人物及其学说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研究。朗诵也是如此。朗诵者必须要进入作者当时的心理境界,才能对作品有深度地理解,也才能恰当地予以表达。在《听小建朗读:我的待业生活》中,小建因为与作者有大体相同的生活经历,很容易产生共鸣,能深度理解原作字里行间中的那种真实的情感,以平和的,顺乎作者心浪起伏的语调,不拔高不变味不添油不加醋,恰到好处地生动地表达了出来。这“恰到好处”的语言艺术高度,当然离不开严谨的作风和学识的积淀。小建长期活跃在上海的文化界,既是著名的高级编辑也是朗诵家,几十年地锤炼,让她的朗诵艺术水准,艺术的表达等等日臻成熟,成为朗诵界的姣姣者。

 

小建曾对自己名字的内涵做了最权威地解释:小建者,小小建设者也。是的,包括朗诵在内的文化艺术,需要无数的“小小建设者”。这些“小小建设者”,如同无数小溪,潺潺汇入文化的大江,才使得文化的大江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华章:小建朗诵艺术欣赏

                                                         

华章:小建朗诵艺术欣赏

                                                            
                                  华章:小建朗诵艺术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