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存漆金痕 佐证古钱珍

标签:
古钱币粘金漆金贴金鎏金 |
分类: 古钱币研究 |
残存漆金痕
北泉轩
有的朋友对大量古泉的出现,心存疑惑。未曾细考,常有“新做贋品”的主观臆断。其实,作为收藏界的新泉友,大可不必戒心满满,虔诚如是,叶公好龙。
对于古钱鉴识,名家早有高论。曰文,曰形,曰锈,曰声…。其实,这些检查项目只要烂熟于心,综合考鉴,大抵不会吃药。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玩集市地摊上,批量东北坑钱堆中,偶现史上曾屡屡出现的漆金钱,这倒是亟需细致考察的。
从肉眼品鉴,到放大显微观察得见,漆金钱币保留了历史的沧桑,岁月的磨痕,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揭示了世态的炎凉。这是后仿者,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那种自然的刻痕,那种渐进的磨损,那种漆和锈的衔接,那种凹凸变化中的浸润和自身浓淡的构成,都不是后人可以企及的神韵。或可大致区分三种情况:
一是漆金尚存,判断明显的。例如:


可见,从春秋战国起始的铜贝、蚁鼻钱,以及秦,南北朝,直到元代及以后,都存在铸币后漆金或涂金的工艺遗存。
二是,放大观察,尚可发现的。
以上从秦到清,时空跨越,版图变迁,但漆金工艺,传承未绝。显微镜下,色彩依然斑斓,金漆仍就牢固。联想初铸时,金辉流于市。
三是漆金(贴金和镏金),光亮如新的。






古代铸钱,力求美感,文图并茂则为上品(如压胜类)。漆金、涂金、贴金、鎏金、镀金,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嬗变,成为中国古钱中的重要品类,铸就了浩淼泉海中的灿烂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