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泉轩
北泉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1,376
  • 关注人气:3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

(2017-04-19 15:32:02)
标签:

金代铸币概览

浅析

分类: 古钱币研究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

北泉轩

夫金承辽制,宣示存在,皇权名片,改元铸钱。历九帝,117年,纪元改元22次,皆有方孔铜钱母样遗世。或初样,或雕母,或铸母,由浅入深。且铸之必精,工艺超俗。书体多名家真迹,字字珠玑,或楷或篆,金帖照人。何也?汉家辅佐,汉化之深也。限于铜材所囿,乃行银、钞、钱并举之策,然终累钱荒所败。试析之。

一,初期银钱并行。太祖至熙宗(1115——1141)沿用宋钱,银两,并开铸新钱,可见连续初样。例,国号大金,年号天辅、天会、天眷、皇统。金泉一改辽风,绝罕平漫钱背。虽存内外郭缺乏几何式方园,但面背外郭,必与地章形成垂足;内穿四侧面,必然对面平行修正利落。初样略薄,略粗;后母渐厚,渐精。如天辅样与贞母,差别明显。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41.234.17克)。

立国必铸新钱。金国通宝,似应为迄今所见金代唯一国号魏体金样。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4323.9克)。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31.19.8)。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30.27.91克)。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47.5,42.15克)。

二,中期,推行交钞。自海陵迁都进北京改元贞元,至宣宗贞1153——1216)。贞元二年(1154),户部尚书蔡松年恢复钞引法,始置钞库。令“七年为限,纳旧易新”。类有两种,大小钞并行。大钞面值一至十贯文;小钞面值一至七百文。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

宝券壹拾贯钞版。通长196毫米,通宽114,厚度4.5-6.5;银铜材质,重938克。

—此为迄今查到的文字记载及仅存实物。至于何时始行钞引不得而知。或沿用宋引。先后铸有贞元、正隆、大定、明昌、承安、泰和、崇庆、至宁、贞母样。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3313.5克)。

因战事频起,军费剧增,财用困窘,或海陵起,采大宋通行惯例,始印关子交钞。后渐贬值,物价高启。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合背。44.541.93克)。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合背。268.19克)。

大定十九年(1189),世宗罢交钞十年为限,为永久通用。破损旧钞可以旧换新,并加盖押印。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4328.48克)。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34.2,11.59克).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承安银锭,宝货一两。(引自华夏收藏)

承安二年(1197),章宗钞法改革,以旧易新,始收工墨费,12/贯。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44;22.74)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27,6.48克)。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交钞伍伯八十足陌(引自华夏收藏)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308.5克)。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278.85克)。

三,末期,钱制崩坏。宣宗兴定起至哀宗天兴(12171232)铸钱衰止,交钞烂停,宝会无信。仅稀见兴定、正大、天兴银钱,或兼充银样。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24.54.57克)。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24,4.2克)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33.513.17克)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24.56.05克)。
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金代铸币母样多【纵览·浅析】(普品。23.53.38克)

天兴宝会是以银本位为计值单位的银钞。据说面额为1---4钱。成为金代皇权及其交钞退出历史的标志。金朝降将耶律楚材说,“以至万贯唯易一饼”。金末民力枯竭已甚,当为史鉴。可唏!民国末,亦在重蹈覆辙矣!后发辽沈等“三大战役”时,则凸显民心向背。

于今,大开发虽未完结,出土新品尚未穷尽。但金代钱币按年号点数,轮廓业已清晰,体系已露端倪。综上可证,金代铸钱脉络可循:

首先,金承辽制,宣示存在,立国改元必铸方孔铜钱。无脚名片走千家,改天换地喻万民。金融大计,皇权在兹,章宗尤甚,由是奇葩频出,泉苑增辉。

其次,折当可简,按需续铸。年号元、通、重宝,参差不齐,或为常态。金银铜并铸,各有所用。

最后,银、钞、钱,并行,缓急调控,平战相应。权钱未见当千,滥觞或为平缓,但交钞运行上下其手,信誉扫地矣!虽如此,金泉依然不失中华铸币风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