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

(2025-06-20 20:51:39)
标签:

特拉夫尼克

莫斯塔尔

黑山

科托尔

布德瓦

分类: 旅游与集邮
续前...
  2024年10月1日,6:30起床,在酒店吃过早餐后,8:00出发前往亚伊采(Jajce)。亚伊采是波黑中部的一座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小镇,是欧洲唯一一座市中心拥有天然瀑布的城市。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普利瓦(Plivea瀑布
  普利瓦瀑布高度超过20米,处于弗尔巴斯河Vrbas River和普利瓦河两条河流汇合的地方。沿着沙石路步行至圆形观景台,近距离接触瀑布,50米宽的瀑布,犹如一幅巨大的白纱布从山上悬垂下来,凌厉的水雾扑面而来,极有气势。今天十一,伴着雾气折射阳光形成的彩虹,挥舞着从国内带来的五星红旗,为祖国贺寿。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亚伊采普利瓦瀑布
  站在公路上的观景台,可以看到瀑布上方是亚伊采的老城区,下方圆形的观景台被弗尔巴斯河环绕,大自然与人文风景在这里完美统一。在此留下祖国的标记,为这美景增添一抹中国红。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亚伊采的老城区
  亚伊采历史上几经战火饱经沧桑,经历过许多王朝和诸如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统治,至今这个城市里还保留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遗迹。普利瓦河水色清幽如同玉带一样围绕着古城,站在直通亚伊采老城区的桥上,古城山顶上的军事要塞和钟楼依山而建,清晰可见。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特拉夫尼克的花钟
  时间关系,未及进入老城一览,11:45离开亚伊采,在前往特拉夫尼克(Travnik途中的Vozac餐厅吃午餐。14:00抵达特拉夫尼克,入住Hotel Lipa Travnik。休整片刻后,步行穿过老城区Stari Grad前往斯塔里格拉德城堡(Stari Grad Castle)。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特拉夫尼克老城区
  特拉夫尼克被称之为“草城”,是波黑唯一拥有两座钟楼的城市,曾经作为波斯尼亚的奥斯曼帝国首都,被称为是欧洲伊斯坦布尔。老城区拥有众多古老的建筑和狭窄的街道,仿佛时光倒流,让人沉醉于历史的氛围中。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斯塔里格拉德城堡
  斯塔里格拉德城堡,是一座可以追溯到奥斯曼帝国时期的重要历史遗迹。这座城堡最初建于前奥斯曼帝国时期,由当时的基督教王国建造,后来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并进一步扩建。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斯塔里格拉德城堡内
  斯塔里格拉德城堡周围环绕着陡峭的悬崖和湍急的河流,进入城堡必须通过一座唯一的石桥,这使得城堡成为进出该地区的战略要地。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突厥民族服饰
  城堡瞭望塔内设有一个小型博物馆,专门展示突厥人的服饰、生活用品,以及城堡的历史背景、民族志相关内容和文化意义。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城堡瞭望口
  城堡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世纪防御工事的特点,包括圆形塔楼、狭小的窗户、半圆形拱门和低矮的圆屋顶。这些设计不仅增强了城堡的防御能力,还体现了坚固、厚重和均衡的美学效果。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登上城堡最高处
  城堡建筑风格融合了中世纪和奥斯曼时期的元素,城墙、塔楼和防御工事保存完好,展现了当时军事建筑的精湛工艺。身处其中,做为一位历史爱好者的我,感受到其独特的文化和奥斯曼帝国的历史氛围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俯瞰城区
  城堡的地理位置优越,视野极为开阔。登上城堡的最高处,整个城市的风光一览无余,红顶建筑、高耸的宣礼塔和绿树成荫的街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特拉夫尼克城堡
  特拉夫尼克城堡不仅是波黑保存最完好的要塞之一,也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国家纪念碑。它见证了奥斯曼帝国的辉煌历史,同时也体现了该地区丰富的文化传统。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拉什瓦河
  从城堡离开下山返回老城区,漫步至拉什瓦河(Lašva River)旁,沿岸设有咖啡馆和餐厅,是游客放松和欣赏风景的好去处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蒸汽火车
  利用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在城中心闲逛。行至特拉夫尼克博物馆附近,门外停放着一台蒸汽火车,仿佛由中世纪穿越而来。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Nextbike自行车共享系统
  博物馆外还停放了一排共享单车,这类在国内随处可见的公共设施此行却并不常见。无尽研究其使用方法,还是用双脚来体验这座小镇。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伊沃·安德里奇出生地纪念馆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沃·安德里奇(Ivo Andri)出生在特拉夫尼克,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他的出生地如今被改造成纪念馆,以纪念这位著名的南斯拉夫作家。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伊沃·安德里奇出生地纪念馆内
  纪念馆内设有永久展览,展示了安德里奇的生平和文学作品。展览包括他的出生房间、与小说《特拉夫尼克纪事》相关的房间、照片档案以及艺术收藏品。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伊沃·安德里奇出生地纪念馆内
  纪念馆还收藏了安德里奇的手稿、书籍首版、照片和个人物品,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这位作家生活和创作的机会。我在此发现了一本余华作序推荐中文版《特拉夫尼克纪事》,计划着回国后有机会找来拜读一下。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萨雷纳清真寺
  萨雷纳清真寺(Šarena Damija),也称为“彩绘清真寺”。这座清真寺以其精美的各色花卉和几何图案装饰,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它融合了奥斯曼、波斯和拜占庭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当时特拉夫尼克地区的多元文化背景。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昔日作为修道院和学校的建筑
  17:30在Plava voda(蓝水)餐厅吃晚饭,18:00步行返回酒店休息。途中寻找城中的第二座钟楼未果,却寻到了不少独具特色的建筑。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圣母升天教堂
  圣母升天教堂(Hram Uspenja Presveti Boje Matere)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外观呈现出巴洛克风格的华丽与庄重,同时又融入了当地传统奥斯曼建筑的元素,展现了当时建筑艺术的多样性。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奥斯曼风格墓地
  特拉夫尼克作为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总督所在地,拥有丰富的奥斯曼建筑和历史遗迹,其中的穆斯林墓地具有典型的奥斯曼风格,墓碑设计精美,装饰有伊斯兰特色的纹饰和铭文。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德国DM超市内
  19:15在酒店旁边的德国DM超市(Drogerie Markt)逛了逛,之后返回房间休息。DM作为德国最大的清洁用品和美妆护肤品超市之一,其业务遍布整个欧洲。我是第一次听说DM,不过逛了一圈儿也没啥需要,空手而归。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特拉夫尼克街景
  2024年10月2日,6:30起床,酒店吃过早餐后,外出散步,特拉夫尼克小镇笼罩在清晨的薄雾中,宁静而祥和。8:00岀发前往布纳泉(Vrelo Bune,12:00抵达。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喀斯特溶岩泉布纳泉
  布纳泉是欧洲最大喀斯特溶岩泉,也是波黑最著名的自然风景之一。布纳泉是布纳河(Buna River)的源头,而布纳河发源于巴尔干半岛最大的湖泊—斯库台湖,最终流经波黑和克罗地亚,注入亚得里亚海。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名信片上的苏菲派修道院
  布纳泉的泉水清澈见底,碧绿如玉,周围环绕着溶洞、历史建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是波黑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杰出代表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苏菲派修道院
  溶洞边上有一座建于15世纪的白色历史建筑Tekija Blagaj作为苏菲派的重要场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穆斯林苦行僧(Dervish)修行和冥想的地方。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犹太文化中心和犹太教堂占地
  12:45离开布纳泉,14:00在Restoran Leami吃过午餐,前往莫斯塔尔(Mostar)。莫斯塔尔是一座多文化交融的城市,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奥斯曼帝国、地中海和欧洲的元素。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内雷特瓦河
  莫斯塔尔位于内雷特瓦河Neretva畔,始建于15世纪,由奥斯曼土耳其人建造。16世纪时,这里成为奥斯曼帝国在黑塞哥维那地区的行政和商业中心。1878年,莫斯塔尔被奥匈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归属南斯拉夫王国,1991年波黑独立后成为波黑的一部分。这座城市经历了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和南斯拉夫时期的多元文化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波黑邮票中的地中海运动会
  有充分的时间可以闲逛莫斯塔尔古城,我第一时间赶到邮局,终于见到了当地的邮票,寄出名信片后,开启古城深入体验时刻。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名信片上的莫斯塔尔古桥
  莫斯塔尔最著名的地标是横跨内雷特瓦河的莫斯塔尔老桥(Stari Most)。这座桥建于1566年,1993年,老桥在波黑战争中遭到摧毁,但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助下,按原貌重建完成。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莫斯塔尔古桥
  莫斯塔尔桥于2005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团结和文化共存的象征。这座桥不仅见证了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也经历了战争的创伤,最终在重建中焕发新生。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内雷特瓦河
  莫斯塔尔桥如一道彩虹横跨内雷特瓦河,连接了两岸的居民生活与商贸往来。这座桥不仅见证了莫斯塔尔从贸易重镇到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历史变迁,还因其多民族、多宗教的和谐共处而被称为“东西方的十字路口”。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战争与种族灭绝受害者博物馆
  途经“1992-1995年战争和种族灭绝受害者博物馆”,这是一个旨在纪念波黑战争期间所有受害者的场所,展示了该地区在1992-1995年战争期间的历史,包括种族清洗、集中营和大规模屠杀等事件。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古桥跳水
  古桥跳水是莫斯塔尔一项古老的传统活动,曾是当地风俗中的男子成年仪式。有幸遇见有年轻人从桥上纵身跳入内雷特瓦河,展示出无比的勇气和技艺,难怪如今古桥跳水已成为莫斯塔尔桥的一大特色景观。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莫斯塔尔老城
  小心翼翼地沿着老城的鹅卵石小道行至Kujundiluk,这是一条传统手工艺街,以其鹅卵石街道和传统商店而闻名。其名字来源于奥斯曼土耳其语,意为“银匠街”。在历史上,这条街道曾是银匠、珠宝匠和手工艺人聚集的地方,展示了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手工艺传统。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莫斯塔尔老城穆斯林游客
  漫步莫斯塔尔古城,可见各式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早期的基督教堂、钟楼、清真寺,以及奥斯曼时期的建筑,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氛围吸引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游客。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比舍维奇之家(
Biscevic House
  Biscevic House建于17世纪,是莫斯塔尔内少数几座保存完好的奥斯曼风格住宅之一。它最初是Biscevic家族的住所,该家族在奥斯曼统治时期是当地的重要穆斯林贵族。这座房子不仅展示了奥斯曼时期的建筑风格,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Karadjoz-Bey清真寺
  城内的Karadjoz-bey清真寺(Karadjoz-bey mosque)被认为是黑塞哥维那地区最美丽的清真寺,该清真寺以其精美的圆顶和尖塔著称,其设计融合了伊斯兰建筑的传统风格,展现了宗教建筑的艺术魅力。
  17:50在老城金牛座餐厅(Konoba Taurus)晚餐,品尝当地特色美食,饭后离开莫斯塔尔都城,入住CityHotel休息。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加油站内的购物超市
  2024年10月3日,6点45起床在酒店吃过早餐后,8:00出发前往黑山(Montenegro)科托尔古城途中经停的加油站内的CD架,满是八十年代复古风封面的CD,感觉熟悉又陌生。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亚得里亚海边
  11:40丝滑入境黑山,放眼远眺,乌云笼罩下的海湾便是亚得里亚海(Adriatic sea)。亚得里亚海是一片位于亚平宁半岛与巴尔干半岛之间的半封闭海域,是地中海的一个属海。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科托尔古城西门(邻海门)
  13:00抵达科托尔古城(Kotor),在古城旁的科托尔海港餐厅吃过午餐后,因天气原因调整出海计划,改在古城内游览。科托尔古城是位于黑山南部亚得里亚海科托尔湾南端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保存完好的中世纪风貌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欧罗巴号游轮
  古城外的海港内停靠着“欧罗巴号”(Europa)邮轮,该邮轮主要运营地中海航线,是一艘集奢华、环保与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化邮轮。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城门上刻有南斯拉夫联盟国徽
  科托尔古城有三个大门,主城门在南边,面向大海,被称为“海门”(Sea Gate,是进出古城的主要通道。城门建于500年前,顶部本是威尼斯狮子造型的雕塑。后改成象征哈布斯堡王室的双头鹰。现在则是前南斯拉夫铁托时代的标志:下面的石匾刻着1944年11月21日字样,那是铁托的军队打败纳粹占领军,解放古城的日子。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科托尔大教堂
  科托尔大教堂(Kotor Cathedral),也称为圣特里芬大教堂(Cathedral of Saint Tryphon),建于12世纪,最初是为了纪念基督教圣者特里芬而建。特里芬是科托尔地区的守护神,他的圣骸由一位威尼斯商人从君士坦丁(今土耳其)运至科托尔,因遭遇风暴而滞留于此。根据传说,风暴过后,商人决定在当地建造教堂以供奉圣者遗骸,从此特里芬成为科托尔地区共同的守护神,受到天主教和东正教信徒的崇敬。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圣尼古拉斯教堂
  圣尼古拉斯教堂(Sveti Nikola)是东正教的重要宗教场所,建于1902年。教堂整体风格融合了拜占庭风格和新拜占庭风格,双六角形结构和金色十字架的设计使其成为科托尔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科托尔古城内
  科托尔古城还被称为“猫城”,迷宫般的狭窄巷道徘徊着各色猫咪,猫咪被视为好运的象征,当地人对猫的喜爱不仅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理念,也增加了古城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猫咪的存在为这座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增添了一份慵懒和温馨,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到别样的文化氛围。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可爱的小baby
  自由活动时间我选择沿着城墙徒步,古城城墙是欧洲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纪防御工事之一。登上城墙,俯瞰科托尔湾和周围的山脉,欣赏壮美的自然风光。途中遇到可爱的小baby,名副其实的洋娃娃。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科托尔湾
  沿着城墙漫步,科托尔湾(Kotor Bay)内依靠着大大小小的游轮。科托尔湾被群山环抱,形成了“欧洲最南端峡湾”的奇观。从空中俯瞰,海湾形如蝴蝶展翅,四个狭窄水道交织出深邃的蓝色迷宫,宛如被群山镶嵌的碧绿翡翠。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科托尔古城南门(古蒂茨门)
  古蒂茨门Gurdi Gate是科托尔古城三座城门之一,位于古城的南侧,是连接古城与外界的重要通道之一。这座城门是古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不同时期的元素,包括威尼斯时期和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痕迹。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古蒂茨堡Gurdi Bastion
  科托尔古城历史悠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历经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塞尔维亚王朝、奥斯曼帝国、威尼斯帝国等统治,因此古城的防御工事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古蒂茨堡与古蒂茨门相邻,其建筑风格既带有拜占庭时期的特点,也融入了威尼斯时期的元素。堡垒内部设有防御工事、储水池等设施,充分展现了中世纪军事建筑的智慧。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本勃堡(Bembo Bastion
  在威尼斯帝国统治时期,科托尔及其周边的防御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加固和扩展,本勃堡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它不仅体现了中世纪军事建筑的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科托尔作为亚得里亚海沿岸重要战略要地的地位。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科托尔古城北门(河门)
  科托尔古城北门,又称“河门”(River Gate),由厚重的石砖和石柱构成,整体风格庄重而坚固,城墙下护城河的设计进一步增强了防御能力。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科托尔古城钟楼
  在古城闲逛至16:20,在科托尔古城钟楼(Clock Tower of Kotor)所在的Square of Arms集合。钟楼建于16世纪,是古城的重要地标,下方有一个锥形柱,被称为“羞耻之柱”,是过去用来公开处罚犯人的地方,体现了中世纪古城的司法传统。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Eurostars Hotels内的游泳池
  离开古城,17:25抵达布德瓦Budva,18:25在Kuzina餐厅吃过晩餐后,入住Eurostars Queen of Montenegro,错过了酒店泳池的开放时间,只好早早回房间休息。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布德瓦老城外
  2024年10月4日,早6:30起床,在酒店吃过早餐后,8:45前往布德瓦老城。抵达后前往岸边寻著名地标-芭蕾舞女雕像Statua Ballerina,狂风拍岸,卷起沙滩上大片白色泡沫。 这些泡沫通常由海水中的蛋白质、脂肪、死藻类、洗涤剂和其他污染物等有机和无机物组成。当这些颗粒被风浪搅动时,会在海面形成泡沫。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芭蕾舞女雕像
  风浪太大,无法靠近芭蕾舞女雕像,仅仅远望了一眼,便被巨浪劝退了。芭蕾舞女雕像,也被称为“布德瓦舞蹈家”,这座雕塑以其清高孤傲、遗世独立的姿态著称。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古城主门
  布德瓦古城是亚得里亚海沿岸的一座历史悠久的海滨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亚得里亚海岸边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布德瓦古城的主门位于西面,同时也是城内主干道的起点。这座古城曾长期被威尼斯所控制,因此其建筑和布局带有浓厚的威尼斯风格。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布德瓦城堡
  目测按现在恶劣的天气情况,原计划的科托尔峡湾缆车肯定无法成行了,只能放弃,改为游览布德瓦城堡Budva Citadel)。被迫的选择,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仅参观到城堡内部,还顺便躲过了一场大雨。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古城堡内的图书馆
  城堡内的小型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书籍和地图,这些藏品反映了布德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变迁。外面狂风暴雨,这里成了我们的临时避风港。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旗杆上贴上爱国贴纸
  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多时雨歇风止,我登上城堡的观景台,欣赏到布德瓦老城全景和亚得里亚海的壮丽景色。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布德瓦城堡上
  老城有高高的石头城墙,有高塔,防御性城门,城堡。这座城池曾经被希腊、罗马、拜占庭和威尼斯等多个文明所统治,因此城中处处可见威尼斯风格的建筑遗迹。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布德瓦城堡上俯瞰亚德里亚海
  城堡位于古城的高处,与周围的威尼斯城墙相连,整体建筑风格深受威尼斯和罗马文化的影响。站在城墙上俯瞰亚得里亚海海景,如同融入蔚蓝的大海中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古船模型
  城堡内设有一个博物馆,展示有很多船只的模型。布德瓦作为沿海城市,海洋文化在其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展览通过展示船只模型、航海工具、渔具等,介绍布德瓦的航海历史、渔业发展以及与海洋相关的文化传统。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城堡旁的考古遗址
  古城内保存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及遗址,包括教堂、修道院、宫殿和博物馆等。这些建筑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宗教影响,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布德瓦历史和文化的宝贵机会。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布德瓦古城大披萨
  在布德瓦古城,披萨店随处可见,从简易的披萨店到一些较为高档的餐厅都有提供。披萨是当地非常受欢迎的美食之一,这里的披萨不仅保留了意大利披萨的传统风味,还结合了当地食材,使其更具地方特色。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古蒂茨门
  11:00离开布德瓦老城,在科托尔古城旁的卡塔罗餐厅CATTARO RESTAURANT午餐,饭后再次进入科托尔古城,登上城墙步行至古城南门。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文化中心
  古城的威尼斯时期军事医院建于1724年至1787年,是当时最大的军事建筑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军事医院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军事医疗功能。后来,经过改造和修缮,这里被打造成了一个文化中心,成为展示和传播当地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科托尔湾游船
  13:30集合后前往科托尔游船码头,下午天气逐渐转晴,终于具备了乘船出海的条件,避免了因不可抗力无法出海的遗憾。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圣母岩上的教堂
  14:10乘坐游船抵达圣母岛,传说在1452 年,当地一位渔民在一次船难中险些丧生,获救时在海上发现一块有圣母像的岩石,自此每次有船经过渔民就会投石致意祈求平安,日积月累终于成为了一座小岛,后来便建立了教堂纪念。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圣母岩白色的灯塔
  在圣母岩岛上,除了教堂外,还建有一座白色的灯塔。这座灯塔不仅是岛上重要的导航设施,也是为游客提供了登岛游览的便利条件。灯塔矗立在高耸的岩石之上,背景是清澈的蓝天和宁静的海洋,整体景色宁静而美丽,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驶离圣母岩
  14:30驶离圣母岩,继续乘船游览科托尔湾。科托尔湾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坐在船上不仅可以欣赏到沿途两岸陡峭的山崖、清澈的海水和迷人的古建筑小镇。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军用潜艇隧道
  途经一处已废弃的军用潜艇隧道,这里是二战期间南斯拉夫海军为保护舰队免受空袭而秘密建造的军事设施。隧道的建造始于1941年至1943年,利用天然岩壁加固,可容纳潜艇及小型军舰。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军用潜艇隧道
  如今,潜艇隧道的军事功能已褪去,但其遗迹与如画的风景奇妙融合,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时空画卷,吸引着历史爱好者和探险者前来探寻。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佩拉斯特(Perast
  15:15抵达佩拉斯特,这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小镇,建筑典雅,街道宁静。过去这里曾是鱼类交易地,如今科托尔湾最美丽的小镇之一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荒废的石头要塞
  自游活动期间,放弃在佩拉斯特海边闲逛、欣赏海景的休闲体验,登上小镇背靠的半山坡上,发现了一所荒废的石头要塞。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俯瞰科托尔湾
  由山上俯瞰科托尔湾,中世纪的古老建筑,搭配上科托尔美丽的峡湾,宁静的自然风光中散发出历史与文化的独特韵味。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展示佩拉斯特大劫掠的艺术装置
  1624年6月22日,大约十五艘来自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帆船,载着约两千名柏柏尔海盗驶入科托湾。他们袭击佩拉斯特(当时与科托尔一样,属于威尼斯共和国),造成巨大破坏。尽管损失惨重,佩拉斯特的居民并没有屈服,继续抵抗海盗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证明了其不可战胜的意志和韧性。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圣尼古拉斯教堂钟楼
  圣尼古拉斯教堂(Saint Nicholas' Church)建于1616年,融合了罗马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威尼斯风格的精致与优雅。教堂的钟楼高达55米,是当时欧洲最高的钟楼之一。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科托尔湾游船上
  16:00再次登船准备驶离佩拉斯特,趁着团友还未返回,坐上驾驶员的位置摆拍张照片,为此次的科托尔湾游船之旅留下有趣的记忆。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驶离佩拉斯特小镇
  返航的途中再次领略科托尔湾的自然美景,感受这片梦幻峡湾的独特魅力。如此休闲放松的旅行体验,让我恋恋不舍,也必将终生难忘。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科托尔游船码头
  16:25抵达游船码头,返回科托尔古城。原计划乘快艇出海还应游览蓝洞,但由于这几天的降雨,造成水面上涨,蓝洞洞口被淹没,所以只能放弃,有点儿可惜。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科托尔城古城外
  再次途经科托尔城古城,天气终于放晴,见到了阳光笼罩下的古城,山上的防御工事也更加清晰。此行没时间登上古城的最高点,没能把古城城墙全部丈量一遍,也有些许遗憾。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超级游艇码头黑山港
  17:05抵达沿海小镇蒂瓦特Tivat这座仅有1万人口的小镇因拥有亚德里亚海最大的豪华游艇码头—黑山港(Porto Montenegro而闻名世界。这个白金级的黑山码头拥有450个泊位,可容纳世界上最大的巨型游艇。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蒂瓦特小镇
  蒂瓦特的现代发展始于19世纪末,奥地利海军基地的建立使其成为海军重镇。这一区域聚集了豪华酒店、商店、餐厅、游艇俱乐部等设施,沿着海岸线散步,欣赏海景,伴着夕阳享受悠闲时光。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亚得里亚海滩夜景
  17:30离开蒂瓦特返回酒店,赶在酒店游泳池开放时间内先去游了会儿泳,之后在酒店内的餐厅吃自助晚餐,饭后步行至海边散步。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Eurostars Hotels酒店的室外游泳池
  在沙滩踩了踩海水,也算是体验了一下亚得里亚海的温度。步行返回酒店后,又在酒店内外转了转,21:30返回房间休息。

另注:
  1.特拉夫尼克(Travnik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但其作为重要城镇的记载始于14世纪。15世纪,该地区成为波斯尼亚王国的一部分,1699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扩张,特拉夫尼克成为波斯尼亚省的首府,并成为波斯尼亚总督的居所,直到1850年。在奥斯曼统治期间,特拉夫尼克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和手工业中心,并拥有众多清真寺、宫殿和市场。1878年,奥匈帝国接管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后,特拉夫尼克继续作为重要的行政和文化中心。
  2.莫斯塔尔(Mosta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最初由奥斯曼土耳其人建造,成为奥斯曼帝国在黑塞哥维那地区的行政和商业中心。1878年,莫斯塔尔被奥匈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领土。1991年波黑独立后,莫斯塔尔正式归属波黑。20世纪90年代的波黑战争对莫斯塔尔造成了严重破坏,包括老桥在内的许多历史建筑被毁。幸运的是,经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老桥在2004年得以重建,并于同年7月23日正式重新开放。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波黑邮票上的潘诺尼亚湖
  3.潘诺尼亚湖(Panonska jezera)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一处自然景观,位于图兹拉Tuzla)附近,以其独特的盐湖和丰富的生态环境而闻名。
  4.黑山(Montenegro),9世纪,斯拉夫人在黑山地区建立“杜克利亚”国家。11世纪,“杜克利亚”改称“泽塔”,并在12世纪末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塞行政省。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现波德戈里察及其以北地区,泽塔王朝陷落。1878年柏林会议承认黑山为独立国家。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山再次并入塞并加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20世纪90年代初,南斯拉夫联邦解体,黑山和塞尔维亚两共和国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议会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法宪章》,易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二零零六年5月,黑山就国家独立举行公民投票并获通过。同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
  5.科托尔Koto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8年,当时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0世纪,科托尔成为拜占庭帝国的自治城市。从1186年到1371年,科托尔是塞尔维亚的自由城市,之后短暂地成为威尼斯和匈牙利的统治。1395年至1420年,科托尔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再次被威尼斯统治,直到1797年。科托尔多次遭受土耳其袭击和地震的破坏,1807年至1814年被法国占领。之后被奥地利统治至1918年,然后科托尔被纳入南斯拉夫王国。1929年至2003年,科托尔属于南斯拉夫联邦。自2006年起,科托尔属于独立的黑山国。这座城市的名字源于意大利语,意为“强大堡垒”,充分体现了其军事和防御的重要性。在历史上,科托尔曾是重要的海军基地和商贸中心,见证了多个文明的交融。
  6.布德瓦Budva)拥有超过2500年的悠久历史,最初由希腊水手发现,后来被罗马帝国占领,古罗马文明对布德瓦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布德瓦长期处于威尼斯的控制之下,威尼斯人设计的建筑风格在布德瓦老城中随处可见,充分体现了罗马风格和地中海特色。
  7.佩拉斯特(Perast)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14世纪成为伊利里亚人建立的城镇,后来在1420年至1797年期间由威尼斯统治,成为重要的航海中心。1654年,佩拉斯特成功抵御了奥斯曼帝国的进攻,获得了贸易特权。18世纪末,随着威尼斯共和国的衰落,佩拉斯特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迁,直到2006年成为独立的黑山的一部分。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黑山邮票中的古钱币
  8.POMORSKA ARHEOLOGIJA ILI ANTIKI GRADOVI MEDITERANA”是指地中海沿岸的考古发现。Antiki Risan”指的是黑山的古代城市Risan,位于科托尔湾沿岸,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游记-追忆南斯拉夫之旅(二)黑山邮票中的南非2010年足球世界杯
  9.黑山国家男子足球队成立于2006年,是南斯拉夫解体后新成立的国家队,首次参加国际大赛预选赛正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预选赛。然而,在预选赛中,黑山未能从小组突围,最终无缘2010年世界杯决赛圈。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