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官员退出协会 应当“人走茶凉”

(2010-08-17 00:24:25)
标签:

官员

退出

协会

并非

一了百了

杂谈

分类: 原创

         【原创】官员退出协会 <wbr>应当“人走茶凉”

               【原创】官员退出协会 <wbr>应当“人走茶凉”

                              (凤凰网论坛头条推荐)

    浙江温州高尔夫球协会日前成立。20多名现职副处至副厅级官员名单及职务赫然在目,被称为“史上最牛的协会”。网友“围观”之下,温州市委立即责令兼职官员一律无条件退出,并对相关责任人做出了警告、批评等处理。( 815日新华网)

温州市委能够立即拿出问责高姿态,闻过即改,不可谓不及时,不可谓不严厉,但公众更需要的不仅仅是强令官员退出“高协”,而是依纪依规对明知故犯的官员予以严肃处理,并顺藤摸瓜、彻查其中的利益关系,给公众清晰的答案。毕竟,“最牛的协会”已经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不查个水落石出、不道个明明白白,大家的质疑声、谴责声,难以平息平静。

过去,不少地方对于违规官员的查处,曾经有过“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处理方式,曾经用过“认真反思汲取教训”的套话敷衍,曾经演过“带病官员异地提拔”的闹戏丑剧,故而群众才会越来越认死理、越来越看结局。

其实,这一切怨不得群众、怪不成百姓,是少数官员的行为举止玷污了政府形象,毁坏了领导威信。当权力成为某些人撒泼使痞的依赖、趾高气扬的资本、高高在上的条件、收获名誉的基础、钱利交换的筹码、权色交易的手段时,怎能不让公众的眼球满含怒意?

尽管说,中央早已三令五申不许官员兼职于企业、行业、协会,但每每能够在这些组织里看到权力的身影,不能说不是一种常态。而这样的现状,既有各类组织主动“密切联系领导”的可能,也有官员“自愿投身其中”的雅好,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究其根源,协会等组织无形中为自己撑起“遮阳伞”,建造“避风港”;官员则“雅兴”有了施展平台,“雅好”有了“笑纳理由”,真是皆大欢喜。

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行业协会10万余家,其中官办、半官办的占大多数,其领导多由政府官员兼任或由退休官员担任。这个事实说明的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与警惕吗?一旦行业协会与公权力藕断丝连的利益链条没有真正断裂,协会不啻就是第二政府,“拉大旗作虎皮”的现象就难以遏制,官腐就可能“华丽转身”为“协腐”,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私欲膨胀的人、利欲熏心的人多了条走向深渊的阶梯。

有网友说得好:温州高尔夫球协会将各方重要官员纳入要职,不“厚此薄彼”,想法之周全,用心之良苦,无论是主动为之,抑或被动之举,都不足奇。真正可怕的是党纪党规被藐视,而且完全地公开化、透明化,毫不顾忌地将不正常的官商关系展示于大庭广众面前。可以想象,这种现象相比于个别官员的贪腐而对党员干部整体形象的损伤,无疑是更加巨大的。

认识到了这点,面对在协会“进的轻松、退的容易”的违纪官员如何做出适当处理处罚,就不再是难题了。我们坚信,唯有纪律严明、制度完善、问责到位,才能切实消除乱兼职的歪风,使党风政风更加清明清廉清正。

     官员退出协会,就应当做到“人走茶凉”,切莫人走心在,切莫形离影存。犹如官员不得经商一样,划出杠杠,定出框框,不能为的坚决不为,旦有出格绝不宽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