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T行业竞争的忧思

(2010-02-10 00:01:42)
标签:

电脑

安全

忧思

随想

杂谈

it

分类: 原创

                      http://it.people.com.cn/mediafile/201002/05/P201002050933593566122847.jpg

                               (网   图)

    近日,惊闻“昨天,瑞星420万贿赂公安处长,办假案陷害微点;今天,花钱买报纸版面捏造‘后门'抹黑360”。我很无语,真不知道IT行业的竞争怎么变成了如此地步。

 

    “瑞星420万贿赂公安处长,办假案陷害微点”的相关新闻:据人民网2月5日报道,瑞星,这个中国互联网的风云企业,这次真的处于风口浪尖了。  
  2月4日上午9点30分,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原处长于兵,因涉嫌犯贪污罪、受贿罪、徇私枉法罪,在北京市一中院出庭受审。起诉书指控于兵的确切贪污受贿数额为1400余万元。北京市纪检机关查明,于兵一手操办的“东方微点传播计算机病毒案”完全是一起调取假报案、假损失、假鉴定等证据材料制造的一起假案,是“纯粹的栽赃陷害”。据官方通报,(庭审涉及的微点案)源于“接受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请托”,其中瑞星公司向其行贿420万元。(综合2月5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相关报道)
  我想,这起诉讼是不应该止于于兵、赵四章的,应该更深入。因为这起案件的恶劣意义并非制造了冤案、给谁造成了损失,而是给年轻的中国IT界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用卑劣的手段打压商业对手。如果此风不除,互联网商业竞争难言清净。事实上,从网络“水军”到于兵案件,网络上的污秽已经让人难堪重负,该有一个了结了。
  于兵等人即将成为囚徒,现在法律还未对瑞星进行审判,此时的瑞星究竟应该做些什么呢?是应该继续装聋作哑或者“顾左右而言他”还是以应对病毒的速度来应对这件事情呢?客观的讲,瑞星这几年的是是非非真的太多。但这一次是很难蒙混过去的,必须要有一个说法、必须给社会一个解释。
  瑞星,你该如何面对“微点案”这个源自你自己病毒呢?

 

    “瑞星捏造‘后门’抹黑360”的相关报道:2月2日,瑞星向媒体和用户通发新闻,述说360存在“后门”。2月8日360安全中心今日宣布,经过国内最权威的信息安全测评机构——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的权威检测,360安全卫士顺利通过了严格的技术审查和安全性测试,被确定为“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产品”。至此,近期瑞星公司到处散播的所谓“360有后门、会泄露用户隐私”的谣言已不攻自破。

 

    我们国家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国产杀毒软件,就是瑞星、金山、360等几种,现在瑞星却为了小团体利益,置企业文化、职业规范、从业道德于不顾,肆意践踏IT业正常竞争秩序,带了个坏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个事情目前还没有走完法律程序,不能盖棺定论。这里我就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我觉得,同样是作为杀毒软件的生产企业,一定要“同行是冤家”吗?一定要拼个“鱼死网破”吗?为什么不能够采取正当竞争的方式、采用行业规范的形式去做大做强呢?假如说,电脑安全依靠这些企业,而单位之间又互相争斗、互相拆台,甚至采取不光明正大的手段、法律不允许的方法攻击、诽谤、诬陷、造谣等对付和打压竞争对手,那么我们的企业能量内耗光了,杀毒产品只能依赖国外产品的话,我们的电脑安全有什么保障?用什么做基本保护?当生产安全产品的企业都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安全会不会只是一种“传说”了?!

    “团结就是力量”,歌曲许多人都会唱。为什么到了现实里,就一定搞得硝烟四起?竞争的残酷,不能表现得毫无秩序;竞争的原则,不能不起到应有的作用。现在看来,我们的IT业,还有不少方面需要加强,还有不少东西需要整合,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努力,才能逐渐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共同把我们的信息技术产业做好做大做强。

    我从事着与计算机技术相关工作,深知信息安全代表了什么。因此也特别关注信息行业发展的点点滴滴。瑞星事件的出现,我与大多数关心信息安全产品的人一样,无不忧心忡忡。IT行业的无序竞争,个别企业的胡作非为,是到了需要认真整治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