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相信许多人都在思考怎么过个愉快难忘的假期。难得的一年首次长假,难得的一次的团聚佳节,谁不想过得更有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这个传统佳节有了越来越多的祈求与希望,一样的假日,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感受。
天地之气通与不通重在“节气”,人体之气通与不通重在“关节”,人情之气通与不通重在“心结”。劳碌一年,好容易盼到春节这个喜庆的日子,过个轻松愉悦的假期是众望所归。
应该如何过好“七天乐”?我觉得做到凡事适度是基础。
消费适度。“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生活好了。于是,大家的口袋鼓了,消费观念也在慢慢改变了。春节正是各大商场卖家极力竞销的时刻,促销手段花样翻新,促销方式层出不穷,为的就是怎样让消费者多掏钱、多购物。在此购物欲膨胀的时分,怎样把握消费,大有学问。俗话说,“吃不穷用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便宜东西买穷人”,不是急需必要的,价格再低,买回搁置在一旁就是一种浪费。即使你已“不差钱”,把钱用在刀刃上岂不是更好。再说,由于众多持卡人支付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银行卡的便利。随着春节的临近,因为购买礼物、置办年货、外出旅游等活动,相信有不少持卡人届时要到商家“血拼”并大量刷卡。但是专家提醒,在节假日刷卡,持卡人需要特别注意各类陷阱,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和个人信息。类似的案例已经不少,别再做“冤大头”。
消遣适度。假期是放松的好时刻,不少人会选择旅游、休闲、走访、聚会,即使打打牌、听听歌、聚聚餐,也很正常。只是需要注意吃别随心所欲,喝别酩酊大醉,玩别淡漠安全,乐别超越尺度。要是大吃大喝,昏天黑地,奢侈浪费就不好了;要是玩得昼夜连轴转,或蒙头大睡忘了时间,也不好。一旦这些事情过度了,就是患上了节日综合症。节后想恢复正常生活、正常工作,需要重新调节,重新适应,颇为得不偿失。我们要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尽可能多享受美好生活。不要等病了才注意,等老了才保健;然后,把辛辛苦苦赚的钱给医院做“贡献”。
许多事实都证明了这样的一个规律: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才会欢乐常伴。
消耗适度。过年最要紧的就是心安宁、身安康、人安全。说到消耗,就是指把握时间、保持精力、克制欲望、兼顾他人。我觉得需要注意的方面主要有:一是把握好自己的生活节奏。每个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不能够因为假期就随意挥霍,率性而为。在假期里或与家人多团聚,多沟通,多亲近,其乐融融,千金难买;或贴近大自然,感受山水如画,陶冶性情,机会难得;或忙里偷闲,读书看报,充实自己,积累能量,时光难再。二是控制好自己的人生欲望。对于夫妻分居的成年人来说,是一种忠告,也是一分规劝。“小别胜新婚”,多点缠绵,多点亲密,很自然,也正常。但不能“掏干了身体累出了病”,一时的愉悦换来后患无穷。即使是朋友、战友、同学相聚,也没有必要不分时间、不顾身体,充当“拼命三郎”,不玩个痛痛快快不罢休。三是兼顾好别人的生活习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是必需的,它是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尊老爱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但一定要关注细节:尽量提前预约,不要因为自己的拜访,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麻烦;有约在先也要注意拜访时适可而止,切莫占用过多时间,引发不便或反感;对有的地区有的人会在过年期间讲究禁忌的,最好了解清楚,避免出现尴尬或不开心的局面。
中国的“年文化”,博大精深,我只是略知粗浅皮毛,只能在此抛砖引玉,贻笑大方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