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作家乡镇长》/吴泽民
(2009-07-23 18:32:22)
标签:
文化 |
小说《作家乡镇长
“都是他妈的骗子。政治骗子!”杨海山从牙缝里蹦出这几个字,把牙咬得“咯咯”响。大会刚结束,全县各乡镇,各部局副科级以上的干部有说有笑地从大礼堂鱼贯而出。他坐着没动,想等别人都走了再走。无意间抬头往主席台瞥了一眼,见县委常委,刚才在大会上宣布人事安排的组织部长,他的老同学方贵清也没走,正对着他看。这一看,让杨海山气不打一处来,腾地站了起来,挤出人群,也没和他搭班子的王强书记打招呼,叫上司机就走了。
他之所以生方部长的气,主要是身为县委常委,主管全县干部的组织部长对他有承诺。答应他这次乡镇和并,按资历他也该升书记或回城到部局当一把手,而且当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面,拍胸脯保证了的。其结果,他还是原地踏步,从乡长当成了镇长,换了个称呼而已。他感到又一次输给了他这位老冤家,而且输得很没面子。因为是自己违背了誓言,死乞白赖地上了他家的门,还拎了大包小包的东西,最终又让他玩了一把,这个结果让他感到既丢人又跌份,糟糕透了。
这次合乡并镇,是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一件大事,牵扯的面很广,遗留问题很多,像乡政府所在地的资产处置,包括乡政府下属的财政所、土地所、广播站、文化站等七所八站的搬迁,更主要的是合并后原有领导的安排,富有人员的分流等等。正因为这样,乡镇政府合并的风声已刮了一年多,到现在才宣布合并方案和人事安排。但在这之前,消息灵通人士早已把方案传播得连村民老百姓都讲的头头是道,在位的乡镇领导更是忙得脚后跟不挨地,拐弯抹角找关系保位子,找位子。杨海山稳坐钓鱼台,原本就没拉关系找靠山的意思,但架不住老婆的蛊惑和埋怨,还有和他关系走得比较近的小王副乡长的启发,使他有了点危机感。就在这时,市委组织部梁副部长,他上师范学院时的班主任来乡里检查党建工作,也随便提到合乡并镇后领导安排这件事。党建工作本应是党委书记出面接待,他虽说是党委第一副书记,但主要工作是在政府这边。可党委王强书记快一个月没来上班了,说是在家养胃病,他曾代表乡上到他家看望,正好碰见几个村的书记和村长在王书记家打麻将,王书记也红光满面,精神饱满,丝毫看不出有病的迹象。末了还和几个村干部在一起喝了场酒,整了个天翻地覆,先把王强放倒了。在回来的路上,小王副乡长在他的耳边嘀咕,说王书记得的是思想病。他不解其意,反问道:你咋看出来的?副乡长怪怪地看了他一眼,不解地说:一看你就知道当了这么多年的领导就没得过病。他说:你看我身体壮得像头牛,真的没得过病。
酒足饭饱之后,梁副部长把他单独留下来,想和他拉拉家常,听听他对这次安排有何想法。
“看来你在这山沟沟还是没转够。”梁部长对他这位学生还是了解的,典型的一根筋。
“你和方贵清还是不来往吗?” 梁部长对他这两位学生之间的恩怨还略知一二。方贵清和杨海山是邻村,同上高中,又都是高考落榜当了民办教师之后才考上师范学院的。方贵清比杨海山早转行政一年。他俩是从小就在一起飙劲的一对。矛盾的前因是为争风吃醋,后果是杨海山替方贵清背包袱。所以,杨海山忌恨方贵清。
“我和他老死不相往来。”在老师面前,事情过去了二十多年,杨海山还是怒气未消。
“海山啊,看来你在政治上还是不成熟,这就是你这么多年仕途不畅的原因。”梁部长说完,掏出手机给方贵清打电话。杨海山见梁部长打电话,做了个要回避的手势,被梁部长制止了。说了一会儿,梁部长捂住话筒,问杨海山:
“如果把你调进城里,你想进那个部门?”
“文化局。”杨海山不加思索地说。
挂上电话,梁部长以长者的口吻说:
“海山哪,你也四十大几的人了,该低头时要低头。不为别的,也该为老婆孩子想想。你可能是全市唯一一个在城里没有住房的乡镇长了。我也老了,年底就退休了,也给你帮不了什么忙,刚给贵清打了招呼,你自动走动走动吧,他能不能给我这个老师的面子,就看你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