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孔之见·第16期】日本人的“劣等意识”VS中国人的“自大意识”(上)

易孔之见YKZJ0506
有天,儿子上学回来,拿出一张表来说“爸爸,老师让同学们列举自己的短处,人家日本孩子都填了,就我跟另一个中国学生空着,若说长处还可以,我俩不知道自己哪不足,哪里是短处,您看一下帮我填上吧!”
一个学年马上要过去,老师要求学生作总结,来检点自己。那为什么不多举些自己的长处,却让学生自己揭短呢?我真是不理解。无奈的把他缺点指出来,指导他填在表上了。可我还在纳闷:为什么?
晚上跟大学的山崎教授喝酒,我带着这个疑问,向他请教这日本人的行动叫什么?
山崎教授回答我:这就是日本国民的基本素质的所在:劣等意识。日本人呢,不管在哪里,只要在一起工作或搞活动,一结束,马上召开“反省会”,首先总结经验,找出不足,闭口不谈如何大成功?如何大进步?因为孔子所过:“吾日三省”。这样下次才会有更大的起色。这叫反省促进下一步的大成功。
日本人从小培养孩子时,锻炼他们敏锐地说出自己有哪些不足,而尽量不谈其优点。因为优点大多都是相通的,而缺点和短处才是阻碍团体共同前进的绊脚石。有人说是日本人谦虚的成分在其中,但勇于揭露和反省自己更贴切,也正是这种精神,才让大和民族走进世界强国的行列。所以说,劣等意识是日本人的一种国民性。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是一群严于自省的人,而是一个勇于进取,反思不足,争强打拼,绝不落伍的民族。或许是日本“耻”文化的最具特色的表现。
再看伟大的中华民族却极端缺乏自省精神,“万事老子天下第一,身在中华,我最伟大;以我为准,我是老大;宇宙名牌,我巨无霸;全球排位,第一我拿;中华第一,第一中华”。这就是中国人的自大意识。
山崎教授继续说:我至今访问中国近百次,每到一个市里,市长或官员一定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他们有哪些世界第一。好像世界第一的专利就在中国人手中,跟别人无缘。这不就是中国人的自高自大之表现吗?这引起过多少国家的反感呢?
再回头看日本人的“岛国劣根性”,正是存在着国民劣等意识,做出成绩来,也不开庆功会,而开反省会。就这样不间断地反思、检查、再反省、严检查,细节决定成败,谦虚决定进步,人和事最后达到完美无瑕。
所以,最早美国出的车最好,日本人几乎昼夜研究,日日开发,实际上就是“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后来打败了美国老爷车,让日本轻便易驶车来了个翻身:“道跑千里马,路飞日产车”“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跑日本车”。现在的家电、电器、电脑哪一样不是不是从反省中,高优质的走到世界前列?
不过,中国人的毛病是总认为别人的、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不善研究、解析他人,解剖自己,推陈出新。看中国人的那句话很生动:外国的月亮就是圆。当然,别人家的花看着更红这种心态是全人类的通病。但中国人往往缺少先检查自己的不足,超过别人后,再谈自己的精神伟大和丰功伟绩也来得及。
可能,正因为日本人缺乏资源、时间、人力物力,更重要的自我强大的信心和自尊心,这种国民整体反省和劣等意识,对于外国人或者他人的羡慕就会成为一种强进的推动力,促使着民族强盛或走出去,立于不败之地。
日本人的这种劣等意识,首先是对自己在社会存在的一种极端反映。无论自己的真实能力和功绩是高是低,他们只接受社会或者周围的人给予自己的过低评价,以自己之短,取他人之长。也就是持一种“损”的意识。
山崎教授这番话很刺耳,不中听,有偏见,或许有反华意识。但忠言逆耳之词还是应当汲取的。
(未完待续……)
文字、图片由易孔之见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易 孔 之 见
Y
弘 扬 孔 子 思 想 , 推 广 儒 家 哲 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易孔之见
关注易孔之见:ykzj0506微信公众号,阅读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