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孔健祥林
孔健祥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9,710
  • 关注人气:9,5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女东男」日本人的理想像是什么?

(2013-05-16 07:37:09)
标签:

杂谈

只有

是什么

状况

武士

分类: 历史
    日本的「风雅人」,白天赏樱,夜里赏樱,饮酒吟诗,听「三味线」。那么日本有没有不风雅的人,不风雅的人如何生活?住在什么地方?我们要先谈谈日本的风雅人与不风雅人的分布状况,才能了解风雅人之所以风雅及不风雅人之所以不风雅。

    大致上,任何社会里的风雅人都诞生,并居住在文化灿烂的土地上,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日本人也不例外。大和民族自称是天照大神的后裔,而天神所居的「高天原」到底在哪里,迄今学说纷纭,有说是在九州的、有说是在关西的。这且不管。当日本以完整的独立国姿态出现,并派遣遣隋使来中国留学的时候,他们的国都在今奈良。奈良时代起自纪元七一〇年,终于七八四年。迁都长冈后更于七九四年迁都京都。这京都成为日本都城,一直维持到一八六八年(明治元年)为止。所以以京都为中心,包括奈良、大阪、神户地区一带,号称「关西」的地区,是千年来日本文化政治的中心。日本的风雅人大都诞生于此地。在京都文化的极盛时期,京都附近的岚山山下「渡月桥」,经常有穿着华丽的「宫廷人」(大臣)在桥上仰望明月,遥望岚山的红叶或樱花,吟诗唱和,通宵达旦,成为日本人迄今津津乐道的千古雅事。

    但这些衣冠束带,踏桥吟诗的公卿,并非一般日本人心目中理想的男子汉形象。

    日本人迄今以「京女东男」为男女性的理想像。他们喜欢在京都的文化中熏陶成人,风情万千,有教养的女子。但在男性方面,却推崇朴质无文,粗犷豪迈的关东男儿。

    「关东」,指的是今日东京为中心方圆一、二百里的地区。这地区在德川家康移封至江户以前,是一片旷野,名叫「武藏野」,仅有一座小小的江户城,相传为诗人太田道灌建于一四五七年。

    这位建造江户城的城主太田道灌原来也是一个朴质无文的武夫。关于他后来成为诗人,有种种传说,其中有一个相当罗曼蒂克的故事,在日本脍炙人口。故事说:

    太田道灌一日率部属在武藏野上打猎,将近中午,忽然下起大雨来了。太田遥望不远处有一间茅屋,便驰马到茅屋外叫门,请借蓑衣。门开处走出一位绝色少女,问明来意后竟以和歌答曰:「山吹花开七八重,可惜不结子」。「不结子」与「无蓑衣」在日本话中音相同,少女显然是以谐音隐语答复所求。按照当时的习俗,对方既以歌代言,这边也应吟一首歌以为唱和。但太田一则不擅文藻,二则骤然看到茅屋中走出一个丽人,惊得目瞪口呆,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好怏怏而别。

    回城后,太田颇以未能应酬少女为耻,遂聘请名师,攻读《万叶集》以下诸和歌集,数年后斐然成为诗人。乃再假狩猎之名,重访茅屋。但茅屋荒废,内已无人,正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太田未遂所愿,归去云云……

    太田道灌是关东武士,面对一个风雅少女,却说不出一句风雅的话,日本人喜欢这样的「武骨者」(粗人)。设若太田道灌当年当著少女应对自如,以很有水准的诗词,唱和吟咏。这场面只不过是许多风雅唱和的场面之一罢了。这故事绝不会流传开来的。

    一介无文的武夫,在一个才华很高的少女面前受窘脸红而说不出话来,这种女子与男子——也就是「京女东男」的典型——是日本人所希望看到的。为什么呢?

    日本的文化发源于京都附近的关西地区,后来渐渐延伸到东方——江户(即今之东京)而后北上到奥羽地方,而跨海入北海道。这个文化由西伸向东的过程是伴随着近代史上许多诸侯的兴衰、战役的胜败,与交通的开通的。

    在日本的政治上,在朝廷侍奉天皇的公卿与地方的武士是截然分家的。后来武士的首领——源氏常以武力控制全国,受封为征夷大将军而设幕府,京都的朝廷与幕府的武士各行其是的双重局面形成。而前后三次幕府时代,有两次将府治设在关东——一次在枪仓,一次在江户,只有一次是和天皇一起在京都,但那是最无力的幕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