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即教育的日本企管理念错了吗?
(2012-01-15 08:42:03)
标签:
日本企业企业教育自然资源宝石论语世界孔子协会全球儒商联盟孔健 |
分类: 教育 |
去年国内知名商学院来日本学习,邀请我去讲课。但我讲到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理念是“经营即教育”时,中国的企业家很难理解,在他们看来:经营即赚钱,即让企业正常发展壮大,然后获利。
为何说“经营即教育”呢?这表现了日本企业对人的一种理解,即员工不仅是有别于机器和厂房而受到尊重的主体,而且是有着巨大潜力的可变化的主体。一句话说:企业最大的财富是人,不是商品和物品,只要有了人才,什么奇迹都能创造出来。所以,企业经营的是人,不是物,那么,人教育不好,企业就不能够发展。
日本企业认为,经营者首先要对人的素质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认识。我当年在日本宝石出版社为企业家开办过“孔子学堂”,著名作家山本七平就我对出版企管教育方面书的“宝石”出版社的名称解释说:进入企业的员工都可能成为“宝石”,每个人宛如未经加工的宝石的原矿石一样,经过很好的加工才能成为闪烁着璀璨光彩的宝石。人是固定不变的,经过培养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所以,宝石出版社就是迎合“经营即教育”的方针,面对通过企管教育来培养锤炼“宝石”般的人才,出版各种对企业家和员工的教育书籍。
日本企业的观念是:“物质资源有限,人的脑力资源无限”。不重视人的脑力资源,就等于蔑视人的存在,因为工业生产不错决定于机器,但操纵机器的是人,人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况且,日本岛国自然资源匮乏,大多依赖进口来养活一亿多人口,如果不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那么,随着资源的浪费,日本岛国就会沉没。
但前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不这么看。他说:“日本缺乏自然资源,与其说是弱点,不如说是一种天赋的优点,这样就让日本人拼命去挖掘人的脑力资源,来与自然进行竞争。你看,日本的孩子从小学手工课就开始学习发明,每个孩子绞尽脑汁去创新,去创造自己的作品。”
日本列岛像一条没有方向奔驰在大洋上的“大和号”巨轮,至于哪天沉没,谁也无法预料。地震、海啸、火灾每天在这里缠绕着小小的列岛,再加上毫无重要的自然资源可言,日本人深知认识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人在,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所以,他们不得不把人这一非常重要的资源嫁衣无限大的利用。这是“经营即教育”来源。
人是可塑的,由于看到人潜藏着巨大的能力和积极性,日本企业都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经营的第一要义。他们认为:“只有人才才是企业活动的源泉”。“人才开发是企业存续的生命线”“开发人才的利益大得无穷”“企业教育训练投资投入产出系数最大”。松下公司提出:“造物之前先造人”;丰田公司的口号:“造车之前先造,造路之前先造人,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日产车的老板告诉我:日本产是车生产大家,生产什么呢?我们首先生产的是人,首先是生产优质的人,然后再由优质的人去生产优质的产品,然全世界人们都乘上日本人生产的“日产车”安心上路。
在“经营即教育”的思想支配下,日本的企业都特别重视职工教育培训研修。当然,这里面少不了中国古典的学习,比如,熟读《论语》或《孙子兵法》等。企业录用新职工,不仅要看是否忠诚与本企业,还要看有无发展潜力。日本大企业会不惜巨资来进行人才培训和企业教育,并且教育培训计划、教育设施、教育内容可能是世界最完备的。企业教育研修的水平不比大学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