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需要素质教育吗?
(2011-04-26 07:34:57)
标签:
少儿上高素质教育早期教育世界孔子协会孔健祥林教育 |
分类: 教育 |
为什么说中国人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最重要?
早期教育首先要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孩子的认知,对孩子发展的认知。应当学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知道孩子发展历程是什么,孩子处在哪一个阶段,有些什么特点,不掌握这些知识,就容易走入误区。
有些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多认字,1岁认1000个字,3岁认3000个字,还认为这就是科学的育儿方法。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早期教育首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一种学习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对生活的认识,还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正确态度,不应过度强调技能。
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早期教育变成超常儿童,强出别人孩子一大截。必须承认,有超常的孩子,但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培养成超常儿童。孩子在每个阶段应当学到什么、能学到什么,有他自身的特点,不可能依照家长的思维和要求替代孩子的特点。现在往往是家长把自己的期望与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超前去实现,这也是进入了一种误区。实际上,越小的孩子,越应该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
素质教育会耽误孩子学习吗?
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专家们呼吁素质教育,有远见的教师们实践素质教育,他们和家长的担心完全一致,就是怕耽误我们的孩子,应试教育真的会耽误孩子的,如果弄不好,将不只耽误一代人。
据一位中学老师讲,他们那里实际上对学习已经完全失去兴趣的学生,初一就占到了百分之二十,初二则到百分之三十,初三更甭提。这是一个小城市,大城市有过之无不及。螺丝已经拧到了最后一扣,我们再也没办法逼学生学习了,再不转向素质教育,我们也未免太麻木不仁了!
分数是一把双刃剑。它调动了少数学生的积极性,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你的名次总是排在后面,你是不会热爱学习的。一次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何况你每学期都被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咬”了一次又一次!许多孩子提起学习就头痛是完全正常的心理。当然,某个人可以发愤改变落后状态,从后面跑到前面去,但这也是少数人,大部分人是上不去的,再说你上去了,必然有人掉下来,失败者的人数并没有减少。所以光靠分数评价人,是培养失败者的教育。素质教育一定要淡化分数的评价作用,使成绩不拔尖的学生也有成就感,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不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样,才不至于耽误他们的前程。
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分数,相反,只有素质教育才能把分数实事求是地放到恰当的位置上。不过分强调它,也不轻视它。这样,选拔出来上高一级学校的学生还是那么大的比例,但孩子们的心态却都是积极的,发展也都比较全面了。要知道素质高的孩子是不怕考试的。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须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自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