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衣食住行大解密
(2011-04-16 23:45: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 |
我通过查阅历史的记载,看到孔子对衣食住行是多么的注意,并达到我们引以为借鉴的程度。
衣
睡眠时有“寝衣”,应穿寝衣入睡,入浴时要穿浴衣。日常都是平时的衣服,若要参加一切典礼,如婚丧祭祀及国家大典,都要穿礼服。
孔子不仅注意衣服的样式面料,而且考究颜色,他反对用红紫,因为红紫不是正色,是妇人所喜爱的,男子不适宜用,而且紫红的颜色,在夏天吸收热气,也不卫生。
食
不但如此,而且“割肉不方正”也不可吃;食肉无酱不能调味,也不可吃;这是对一般饮食,可知他是如何的注重卫生。即是喝酒,人所喜好,也不可过量,肉食过多有伤肠胃,饮酒过多,不但伤害身体而且过量失常,容易闹出乱子,市上做的酒未必清洁,不可随便饮。肉食之中,一定要生薑,因为薑可以除秽恶,那些祭肉,过了三天,便发生臭味了。不可吃。任何食物,不可过量,总要适可而止,所谓食饱伤脾,必生疾病。
孔子注意饮食卫生,并不是讲口味,贪求享受,他的目的是讲究清洁卫生,以防染上疾病。当然更为了营养,强健身体。
孔子还指出一般人的毛病,吃饭的时候喜欢讲话,睡眠的时候也喜欢讲话;殊不知吃饭时讲话妨碍消化,而且不卫生,不礼貌;睡眠时讲话,既妨碍自己睡眠,也妨碍他人的安静。这两件事情,无论在家庭,在社会都是应该绝对禁止的。孔子对这个道理是很重视的。所以他确实做到“食不语寝不言。”
住 孔子对于居住并不很讲究,他常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又论语上记着:“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时代的建筑,自然很古老,他自己住的房子一定没有什么讲究,弟子们对他居住的实情,少有记载,我们所知道的只有几句话: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寝不尸,居不容”;“寝不言。”(5)
这就是孔子睡眠的规距。第一、睡眠时不讲话,摒绝一切声音,静心休息。第二、睡的时候“不偃卧,四体布展手足似死人。”第三、平日居家并不严肃威仪,假装正经,而是“和怡燕居。”我们从这几句简单的纪录,也可以知道孔子平时的生活,他的心情是如此舒畅愉快,他的气度是宽宏和蔼,潇洒大方。
行 孔子时代的交通工具,大概有一种马车,这种马车不是平民所能享受的,士以上的阶级才有资格坐车。我们所知道的孔子当时游列国,就用的这种马车,今天的曲阜,就可以看到这种古色古香的马车型式,孔子平时“席不正不坐”这不仅是礼节,而且也是健身的方法,否则孔子七十多岁,一定成了一个驼背的老人了;孔子就是坐车的时候也一点苟且,仍然保持着一种蓬勃振作的精神,论语上也有记载: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5)
我们从这几句话便知道孔子乘车的姿态,他上了车,一定是挺直着身子十分有精神,用手执绥,以免颠动;他坐在车内,两目正视前方,“不回头后顾,所以然者,后人从己者不能常正,若转头见之,则掩人之私不备。”(论语注)并且不高声讲话,以免惊动别人;即是讲话也不指手画脚,以免妨碍别人。
细节决定品格,这些简单的记载,便可以知道孔子平时对于自己的一举一动,以及衣食住行各种日常生活,处处都有个规律,这个规律不仅中于礼节,而最重要的是讲究卫生,注重健康。
我们看孔子饮食是如何注重清洁,如何谨慎,因为病从口入,他是十分小心和注意的,所以门弟子记载着好几个“不食”的禁例。我们看他穿衣服有常服,有礼服,还有寝衣,浴衣,工服,这不是他讲究华丽,而最主要的是为了适合身体保持健康。我们看他家居是如何的“申申夭夭”,出门的时候是如何的端庄严肃,谨慎检点孔子真是最注重卫生清洁,重视身体健康的人,孔子对生活的规律是如何的重视啊!可惜后人讲了两千多年的“孔学”,却将孔子这些实际生活的规范丢掉了,这真是舍本逐末,可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