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本相扑比赛国家体育馆孔健祥林日中巨龙新闻日中韩经贸教育 |
分类: 教育 |
日本日本相扑力士千代白鹏、惠那司和竹绳师傅2日向日本相扑协会理事会承认曾参与“假赛”。手机保存的邮件显示,为安排假赛牵线的可能是惠那司。惠那司已表示“不否认”参与了假赛。
据共同社报道,文部科学相高木义明3日在众院预算委员会上透露,当天早晨他收到了日本相扑协会理事长放驹的报告,称被曝光的力士等13人中有3人承认参与假赛,并新发现有1名力士存在嫌疑。
有关日本相扑界的“假赛”丑闻,菅直人首相3日在众院预算委员会上表示:“相扑运动有悠久的历史,有着非常多的爱好者,是国技。如果假赛确实存在,问题将极其严重,这一行为是对国民的背叛。”
下面我们看看日本相扑在日本的地位和实情。相扑常用的国家体育馆位于藏前区,占地好几英亩,有典型的日本风格屋顶,像一把伞。它有四面梯级石台,从东西南北4个方向向主厅汇聚。
我多次被邀请观看相扑比赛,一般都是天皇杯锦标赛。邀我的主人是日本最大的建筑公司鹿岛公司的董事河合。我个人认识鹿岛的河合先生,是因为他拥有日本最大的书店叫“八重洲书店”。
他还邀请我到轻井泽黄金地的加岛度假,在那里住了一夜。还有许多跨国公司也经常邀请wo观看相扑比赛。我们有幸成为相扑比赛的座上客,去看中国的文化参赞杯。去领略日本文比。
我们走进国家体育馆大厅时,看见墙上有表现日本历史上野见宿弥和当麻蹶宿的第一次相扑比赛的浮雕。
进入主馆参观后,正好看见在其中心有一个叫“土俵”(即摔跤场)的圈子。这是一个坚硬的土平台,面积为 1.6722平方米,高为0.6096平方米。中心用20捆小稻草袋嵌进土里,形成一个1.3935平方米的内圈。圆圈的四个主要方向每一边都有一个草袋置于圈外。在比赛圈外留下一块空地,用32个草袋划开。
建一个“土俵”要用3天时间,需7卡车特别的粘土。开工前有一个精心准备的仪式,由神道士监工。结束时还需举行仪式,或在每次锦标赛的前一天进行“土俵”祭。
“土俵”正上方是一个神道教神社风格的木制屋顶,起初用4根木柱支撑,后来又做了一些改进,变成悬挂式屋顶,以使观众能更清楚地观看比赛。这个木制屋顶用缆绳系着从天花板上悬垂下来,柱子则为分别代表四季的各色丝质流苏所代替——绿色代表春天(位于东方),红色代表夏天(位于南方),白色代表秋天(位于西方),黑色代表冬天(位于北方)。这种颜色与方向的对应是以《易经》为基础的,同时内圈代表五行和儒家的五常。
四角的斜坡分成多个小包厢,每个小包厢可容纳4个人盘腿而坐——这是日本人的坐姿。这些小包厢像一个个小摊位,里面没有椅子,我们坐在“塌塌米”上。刚刚落坐,身着和服的侍者就递给我们清酒、啤酒和成盒的栗子及日本糕点。观众大多穿着便服,也有一些穿着和服。所有的人都在一种野餐的气氛中高谈阔论,大嚼大咽食品和饮料。
包厢一般都由有钱的主顾包租下来,并且总是需要预订才行。对一般顾客来说,想占一个包厢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想弄到一个位置得花上上万日币。许多日本跨国公司都是相扑比赛的大主顾,他们预订包厢以招待客人。内阁各部也会分享应有的包厢。
忠实的相扑迷天皇有一个专用包厢。裕仁天皇活着时,在天皇杯锦标赛期间会经常露面,他很喜欢观看相扑。
我对国家体育馆和相扑表演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兴奋。在任何体育项目中我都没有看见过如此多的花样仪式。也许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像日本这样,有如此丰富多彩、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的节日活动;在日本的每个城市和乡村,每年都要举行几千次节日活动。
相扑也不例外,表演流程被仪式塞得满满的,这自然使人在探究相扑的最初起源时把它与宗教密切地联系起来。
每场几个小时的锦标赛将持续15天,在年轻的工作人员监督下,先是低段相扑手之间不停地交手。之后,电视照明灯光才投向真正的力士。
裁判走进“土俵”。他穿着一件色彩瑰丽的和服,是600年前镰仓幕府时期武士穿的样式,黑色的宫廷薄纱帽与神道士的帽子相似。他站在“土俵”的中心,开始用尖嗓门点两个对手的姓名。这些名字都很富有诗意。相扑手被分为两队,一队从东方入场,另一队从西方入场。习惯上,东方入场的要比西方入场的高一个段位。
相扑手一个跟着一个鱼贯而入,大约20个人组成一个圆圈围住“土俵”。他们有节奏地击掌两次。此后是一个显得很滑稽的过程:他们愣头愣脑地扯起裙带,抬起胳膊,然后绕着“土俵”转圈儿;围着“土俵”转完一圈后,走下对面的过道一撤出“土俵”。
这种入场仪式可追溯到17世纪,而且像相扑的其他仪式一样都有神道教的影子。鼓掌是一种在所有神社前为吸引神而表演的仪式;拉起裙带是一种显示强壮体魄的仪式化动作,常用来驱除魔鬼;举起手臂是为了表明他们像武士一样没有挟藏利器。
我怀着极大的耐性观看不少高段位的相扑比赛。看相扑比赛是非常非常需要耐心的,他们常比划半天,不来真的,有时你不得不等上4分钟才能看到他们真正动一下。
最激动人心的比赛常常是决胜局。当年我看到过最家喻户晓的最高段位相扑手千代富士在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中出现在台子中央。他将与23岁的夏威夷人小锦进行比赛。除了通常的缠腰布外,他还系了一条雪白的带子,这条带子厚厚的,打了个纽节系在身后。只有横纲级的相扑手才能系这种带子,他是相扑的最高级别——横纲级,扇子似的发型像神圣的银杏树叶。这种发型就是众所周知的丁式(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男子的发髻),头冠上有一小圈头发被剃掉,其他头发则向后挽起。
千代富士相貌英俊,他有一般斗士的体形,不超重,但都是肌肉。他走进“土俵”时,把手按住心口,向东方伸开右臂,并尽可能抬高右腿,然后重重地跺在土地上。这是个吓唬魔鬼神灵、将它们赶出赛台的姿势,也用来向对手表明他能将他踩到土里。观众喜欢这种跺脚的动作,他越是跺脚,掌声、喝彩声就越热烈。他反复地用左右腿跺来跺去。他的对手小锦也做着同样的动作。
千代富士和小锦用了4分钟来撒盐(以净化这些程序),用脚跺地,用水(仪式用的清洁剂)漱口,非常准确地吐进一个桶里,又再撤更多的盐,有时还舔甜蘸盐的手,然后蹲在各自的位置,彼此注视。这种注视是一种威慑对手的心理战术。有时,眼见比赛就要开始,但两个冤家对头却又决定重新撤回来。这种“影子拳击”一而再再而三,直到把观众的胃口吊得高高的。这样做是因为最佳心理时刻尚未来临。
这些比赛前的动作,在日本相扑迷看来是“相扑中最有趣的部分”,但对外国人来说却最乏味,简直要让人失去耐性。过去,赛前动作可以一拖再拖至几个小时,没有限制,现在则限制为4分钟。观看比赛前的相扑招式,使我想起我第一次观看歌舞伎的经历。时间过得这么慢,以致外国观众一个劲地打瞌睡。
令人激动的时刻终于到了,当裁判用宽阔的手扇对着相扑手时,就表示他们必须开始比赛了。我看着两个巨人冲到一起,产生可怕的撞击。千代富士转过身子抓住小锦的缠腰布,给对手来了一个“下手段”(由对方腋下伸过手去把他摔倒),这场交锋几秒种就结束了—由于带子被千代富士抓牢了,小锦失去平衡,接着被摔出了“土俵”。热身运动花了这么多时间,真正的比赛却只有几秒种,就像吹气球,用了不少时间把它吹大,而爆炸却在瞬间。
决出胜利者后,两个相扑手都要向裁判鞠躬,千代富士蹲踞在“土俵”上他的那一边接收奖赏。他收到一个由主办者提供的装有现金的信封。在他接受信封前,他要抬起右手,用张开的手向左、向右、向中间挥舞,以示感谢天、地、人。然后从“土俵”上退下来。他在“土俵”的角落里等着给同队的下一个选手一袋水,以使之“分享他的幸运”。
表演结束时,一个高段位的相扑手出场表演被称为“鞠躬舞”的仪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