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武士所谓“切腹的美学”是什么?

(2010-07-09 10:07:20)
标签:

竹剑

武士

女婿

美学

生趣

孔健祥林

巨龙新闻

杂谈

分类: 文化

 

    有一部由仲代达矢主演的影片,名叫“切腹”,大概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的情节是这样的:仲代所饰演的老武士和女儿、女婿及小孙女四人过着赤贫的生活。一日小孙女发高烧,无钱就医,四出告贷均无所得,最后女婿似意有所决,向岳父伪称有一个朋友或可借贷,出门而去。但这一出去,竞未再回来。

    数日后,老武士来到一栋豪华的官邸门前叫门,对应门者说,由于生活贫困,了无生趣,愿借门内一角地,切腹自杀,以了此生,请念在同为武士情分,赐予曲全。

    应门者请出来管家、执事等人。众人纷纷劝告老武士快快离去,不必装腔作势,作状勒索金钱。执事说,前几天才有一个年轻人,也是声言要借门内一角地切腹。我们一眼就看出他是以切腹为借口,希望获得同情,得些金钱。但我们偏不叫他如愿,当下叫他就在门内切腹。可笑那年轻人连剑都典当了。腰间所插,竟是一把竹剑,怎能切腹。我们大家就眼睁睁看着他如何用竹剑切腹。那年轻人害怕了屡想逃走。但我们怎能容他说来就来,说去就去。结果年轻人以竹剑刺腹,挣扎了几个小时,血流干了,才死去……。

    这时老武士开口了:那年轻人,原是我的女婿,当日情形,孙女发烧,彻夜不宁,命在旦夕,故出此下策,打扰了尊府。但诸位既已看穿他的用心,下令逐客,挥使离去也就是了。生生将他逼死,岂是武士的道义?女婿死后,孙女病死,女儿也惊吓而亡。如今我孑然一人,已无生趣。今日来此,却是真想切腹自杀。只是,切腹之前,也要讨回一点公道……。

    双方就此开打。老武士是剑术高手,从上午杀到傍晚,杀死了三、四十人,最后力尽负伤,反手一剑,自刎而亡……。

    这部电影,对武士的遭遇,贫穷的人生,有很强烈的质疑,这且不谈。它所呈现的切腹的诸面貌,也是很有意思的。

    大部分中国人,看完这部电影,都会有一个疑问:切腹自杀是私人的事情。你要自杀,在自己家中,拿起刀来自杀就是了,为何可以跑到人家家中去借地方自杀,罗罗嗦嗉,做无理的纠缠呢?

    殊不知,切腹本是一种隆重的仪式,讲究些的,必须服装整齐(称为死装束)、法器齐备,旁有见证,后有“介错”。所谓“介错”,是委托一个生前好友,或值得信赖的人,拔刀站在切腹者的背后,切腹者一刀剠入,横割肚皮,“介错者”也同时一刀挥下,断颈留皮,其头与身,堪以一块皮连着,足可迅速结束其性命,以免挣扎痛苦,又算全尸。这个介错的人,名副其实,是“刎颈之交”的朋友,也要有点剑术功夫,才下会临时失手。

    死装束全身雪白,解下束发然后正襟危坐,摊开腹部,以宣纸扣匕首,先直剌,然后横拉,然后介错一刀,命归黄泉。在这之前,尚有一些仪式,为武士者,通常要作诗(和歌)  一首,名为“辞世之句”。这辞世之句,或吟平生之志,或咏临死之心。在日本诗史上,辞世之歌,独成一格,可以看出其人一生之性情人格。

    比较下讲究的,繁文耨节较少,但至少需要一个较宽敞的地方,一袭白衣裳,一个介错者,方足为一介武夫“死出之旅”壮行色。

    大抵,切腹目的虽是要自杀,但其行为带有相当程度的仪式性,及表演性。不但用以明自己不畏死之勇敢,也所以示世人以某人从容就死,不枉一世清名。所以人到了要切腹,到别人家借一角地,安安静静,循“礼”而死,事属可以了解之事。若在太平盛世,通常也会出手相助,为备所需法器,以全就死者的愿望。电影“切腹”,是一件例外事件,才会引来一场报复杀戮。

    通常,切腹的仪式,或在花前,或在树下,远眺山峰,近拥庭院,寂静严肃,全部的程是安静而有尊严的。人能在这样庄严美丽的仪式中死去,撇开死得值得与否的问题,单论其仪式之美,是很有可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