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接大脑的通用过程,在不同物种之间是一致的

(2024-02-11 09:36:30)

撰文:艾米丽·库克             2024118

这项新的研究表明,几种动物的大脑中以同样的方式形成了罕见的、极其强大的联系,这可能会提高我们对人脑的理解。(图片:Andriy Onufriyenko通过盖蒂图片社)

一项新的研究证实,老鼠、昆虫或蠕虫——在所有这些生物中,相同的原理引导大脑神经元之间形成超强的连接。这项研究有助于验证这样一种观点,即无论物种如何,大脑网络的形成都有一个普遍的机制。

不同的动物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不同,从蠕虫的数百个到人类的数百亿个不等。神经元之间形成连接,称为突触,使信息能够以电信号的形式从大脑的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区域。这些连接共同形成了一个网络,使动物能够发挥作用并处理有关世界的信息。

这种网络是灵活的,它总是在变化和重新安排。神经元之间的一些连接相当弱,因此很容易被破坏和替换,而一小群神经元则非常强大。这些强连接被称为“重尾”连接,因为在大脑连接密度从低到高的图上,它们是标度的密集端绘制的异常值,就像动物的尾巴一样。

与大脑中数量远远超过它们的较弱连接相比,这些重尾连接在控制学习和记忆等主要认知过程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然而,据周三(117日)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的作者称,尚不清楚这些强大的联系是通过简单、已知的网络组织原理形成的,还是通过特定物种的机制形成的。

英国诺丁汉大学神经信息学教授马库斯·凯泽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生活科学》:“一段时间以来,人们知道神经元连接的神经元数量变化很大,网络中的一些神经元是高度连接的中枢。”

“然而,在不同物种之间,连接的重量(强度)分布也有很大差异,”他说。研究小组想看看这种变异,是否源于每个物种大脑连接方式的差异。

作者基于小鼠、果蝇和两种蠕虫的大脑,分析了被称为连接体的神经元之间的接线图。他们通过用专门的成像技术,分析组织样本来绘制这些图。

为了推断重尾连接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利用连接体的数据,基于神经元自组织原理,即Hebbian可塑性,开发了一个数学模型。这一原理可以用“神经元一起放电,连接在一起”这句话来概括。换句话说,当一个神经元通过化学信息反复激活另一个神经元时,两个细胞之间的联系会变得更强。这一基本原则是我们学习和形成记忆的基础。

然而,之前的一些研究表明,仅凭Hebbian动力学,可能无法完全解释动物重新连接突触,和加强神经元之间连接的能力。

作者的模型证实,Hebbian可塑性解释了,他们研究的所有动物中重尾连接的形成,而不需要针对每个物种的额外机制。研究人员说,除了解释重尾连接外,这一原理还可能引导神经元根据其活动水平,聚集在一起并形成紧密结合的群体。

他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为了使他们的模型更像真实的大脑,作者确保他考虑了网络组织中的一些随机性。这项新研究的第一作者克里斯多夫.林恩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认为神经元通常会因其活动,而重新排列和连接,就像在Hebbian动力学中一样,或者是随机的,突触有时会在没有明确原因的情况下断开或形成。

凯瑟说:“总的来说,这是解释生物神经网络中突触重量(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强度)变化的有希望的第一步。”

然而,这篇文章的局限性可能是,作者只将他们模型中的一些特征与真实的神经元网络进行了比较,他说。例如,他们用他们的模型测试了聚类,但没有测试你期望在具有重尾连接的大脑网络中看到的其他特征,他说。其中包括模块——神经元的密集连接区域——和短的总路径长度,即细胞之间的距离。

作者在这项工作中没有研究人类大脑,但他们认为研究这一看似普遍的网络发展原理,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的大脑结构和功能。

“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脑中各种联系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大脑在受伤后是如何愈合和恢复的,”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迪特玛.佩莱子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生活科学》,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