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警告称,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来自南极洲的巨大致命海啸
(2023-07-23 09:58:40)
撰文:本·特纳
一位艺术家描绘的,海啸即将冲击海滩的插图。(图片:Shutterstock)
一项新的研究警告说,气候变化可能会引发南极洲的水下滑坡,从而在南大洋引发巨大海啸。
通过在南极洲海底数百英尺以下的沉积物岩芯中钻探,科学家们发现,在300万年前和1500万年前的全球变暖时期,松散的沉积物层形成并滑动,将巨大的海啸波冲向南美洲、新西兰和东南亚海岸。
随着气候变化使海洋变暖,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海啸有可能再次爆发。他们的研究结果于5月18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水文地理学和海洋勘探讲师詹妮·盖尔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海底滑坡是一种重大地质灾害,可能引发海啸,导致巨大的生命损失。我们的发现突显了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如何影响这些地区的稳定,以及未来海啸的可能性的理解。”
2017年,研究人员在南极洲东部罗斯海,首次发现了古代山体滑坡的证据。被困在这些山体滑坡下面的是,一层又一层的软弱沉积物,里面塞满了被称为浮游植物的海洋生物化石。
2018年,科学家们回到该地区,深入海底钻探,提取沉积物岩心——地壳的细长圆柱体,逐层显示该地区的地质历史。
通过分析沉积物岩芯,科学家们了解到,软弱沉积物层形成于两个时期,一个是大约300万年前的上新世中期温暖时期,另一个是约1500万年前中新世气候最佳时期。在这些时期,南极洲周围的水域比今天高5.4华氏度(3摄氏度),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在它们死亡后,海底充满了丰富而滑的沉积物,使该地区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南极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海洋发现计划374号探险队的联合首席科学家罗伯特.麦凯,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生活科学》,“在随后的寒冷气候和冰河时期,这些湿滑的层被冰川和冰山输送的厚厚的粗砾石覆盖,”该探险队于2018年提取了沉积物岩芯。
该地区过去水下滑坡的确切诱因尚不确定,但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最有可能的罪魁祸首: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冰融化。地球周期性冰川期的结束导致冰盖收缩和后退,减轻了地球构造板块的负荷,使其在一个称为“地壳均衡反弹”的过程中向上反弹。
在软弱的沉积物层积累了足够的数量后,南极洲大陆的上升引发了地震,导致滑层顶部的粗砾石从大陆架边缘滑落,引发了造成海啸的山体滑坡。
古代海浪的规模和大小尚不清楚,但科学家们注意到,最近发生的两次海底滑坡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并造成了重大的生命损失:1929年的格兰德班克斯海啸,在加拿大纽芬兰海岸产生了42英尺高(13米)的海浪,造成约28人死亡;199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啸爆发了49英尺高(15米)的巨浪,夺走了2200人的生命。
随着南极海床下埋藏着许多沉积物层,陆地顶部的冰川也在慢慢融化,研究人员警告说,如果它们过去是冰川融化造成的,那么未来的山体滑坡和海啸可能会再次发生。
麦凯说:“同样的层仍然存在于外大陆架上,因此已经为更多的此类滑坡发生做好了‘准备’,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事件的导火索是否仍在发挥作用。我们提出“地壳均衡反弹”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潜在触发因素,但它可能会随机失效,也可能是气候调节的洋流变化侵蚀大陆架关键位置的沉积物,从而引发斜坡。这是我们可以在未来的研究中,使用计算机模型进行评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