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海洋中,发现了前所未有的奇怪病毒
(2023-05-15 10:18:20)
撰文:萨沙.帕尔
“米卢斯病毒”调节浮游生物的活动,有助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图片:Shutterstock)
科学家们发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病毒,它们在阳光明媚的海洋中,从两极繁殖并感染浮游生物。他们将新发现的微生物称为“米卢斯病毒”——“米卢斯”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奇怪”。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米卢斯病毒属于一大类被称为“杜洛那韦氏菌”的病毒,其中包括感染动物和人类的疱疹病毒,基于编码外壳或包裹其DNA的“颗粒”的共享基因。但这些奇怪的、新发现的病毒也与一组被称为变异病毒的巨型病毒,共享惊人数量的基因。
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这表明“米卢斯病毒”,是两个亲缘关系遥远的病毒谱系之间的一种奇怪的杂交体。
参与这一发现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汤姆.德尔蒙特告诉《生活科学》:“它们似乎是一组极不寻常的病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它们是嵌合的,因为它们是两组不同病毒的混合物——一方面是基于颗粒基因的疱疹病毒,另一方面是基于更多基因的巨型病毒。”
该团队在周三(4月19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描述了这些奇怪的、新发现的病毒,这一发现突显了我们对潜伏在地球海洋中的病毒知之甚少。
为了找到病毒,该团队仔细研究了塔拉海洋探险队的数据,该探险队在2009年至2013年间,收集了近35000个含有病毒、藻类和浮游生物的海水样本。研究人员随后在数百万微生物的基因中寻找进化线索。
德尔蒙特说:“处理这些数据就像用金属探测器勘测一大片沙子,寻找宝藏。我们发现了一个进化宝藏。”
在梳理这些数据时,科学家们检测到了一种以前未描述的双链DNA病毒谱系,即米卢斯病毒,这种病毒可以在极地、温带和热带海洋阳光充足的表层水中发现。据美国国家海洋服务局称,这些丰富的病毒感染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一种在洋流中漂移的微小生物,可以产生在太空中可见的壮观的水华。
通过入侵浮游生物的细胞,米卢斯病毒可能有助于调节微生物的活动,从而调节碳和营养物质在海洋中的流动。
德尔蒙特说:“病毒是海洋表面浮游生物的一种非常自然的成分。它们每天都会破坏很多很多细胞,这会释放出营养物质,细胞内的颗粒,供其他细胞用来保持活跃和健康。”
德尔蒙特说,米卢斯病毒可能是解决疱疹病毒神秘起源的关键。编码病毒DNA周围保护壳的基因,在两组中惊人地相似,这表明它们是相关的。
德尔蒙特说:“这意味着只有动物才会感染的疱疹病毒,和海洋中随处可见的感染单细胞生物的微小病毒之间有着共同的进化史,所有这些都指向疱疹的浮游起源。”
德尔蒙特说,这些不寻常的病毒代表了,研究海洋中微生物生命的一个新领域,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我们将在未来一年尝试分离米卢斯病毒,”合著者、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教授绪方宏之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生活科学》。“现在,隔离对于揭开这个新病毒(群体)的神秘面纱至关重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