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宇宙中最难以捉摸的黑洞,可能潜伏在银河系的中心

(2023-05-10 10:13:29)

撰文:保尔. 萨特                2023414

 

银河系中心的X射线云揭示了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可能还有其他更奇异的物体。(图片:ESA/XMM Newton/G.Ponti等人,2019,《自然》)

宇宙中最难以捉摸的黑洞不是大黑洞,也不是小黑洞。它们是中等大小的黑洞,一组天文学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利用时空中的涟漪来寻找它们。

已知的黑洞有两种。有恒星质量的黑洞,其范围从太阳质量的几倍到几十倍不等。然后是超大质量黑洞,从100万个一直到500亿个太阳质量。

天文学家推测,可能有一些黑洞夹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被称为中等质量黑洞IMBH,其质量是太阳的几千倍。但有一个问题:尽管寻找了几十年,但我们还没有找到。因此,一组天文学家在预印本服务器arXiv.org上撰文,提出了一种寻找IMBH的新方法,利用黑洞穿过银河系中心的运动,在时空中产生的细微波纹。

天文学家迫切希望找到一个IMBH,因为它将帮助他们拼凑出黑洞的形成历史。就我们目前的理解而言,巨大的黑洞并不是这样诞生的。相反,它们一开始只是恒星质量的黑洞。然后,在数亿年的时间里,它他们吞噬掉了任何走得太近的碎片,他们也发现了黑洞彼此并融合,迅速膨胀到目前令人印象深刻的尺寸。这种快速增长表明,IMBH应该所剩无几,因为黑洞的大小只代表了,黑洞走向超大概率的一个暂时阶段。

然而,其他黑洞形成模型表明,IMBH实际上可能很常见,而且很难探测到。例如,星系核心的狭窄条件可能已经成熟,可以产生数千个大质量但不是超大质量的黑洞。但这些IMBH可能是隐藏的,因为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将主导我们的观测。

为了梳理出这些可能性,这项新研究的作者希望使用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LISA),这是一种计划中的引力波探测器,欧洲航天局希望在2037年发射。该天文台将探测引力波,这是爱因斯坦首次预测的时空中的细微涟漪,当它们冲刷太阳系时。类似的地面天文台,如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室女座天文台,已经在探测恒星质量黑洞的合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些仪器对探测来自更大物体的信号所需的频率不敏感。

LISA将由三颗围绕太阳运行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将不断监测它们之间的距离。当引力波来临时,卫星会检测到信号,就像海洋中的浮标识别经过的潮汐一样。

为了寻找IMBH,天文学家们不得不寄希望于幸运的突破。如果星系中心的IMBH恰好捕捉到一个漂移的稠密残余物(比如一个较小的黑洞、一颗中子星或一颗白矮星),这个过程将发射出LISA可能探测到的引力波。由于IMBH本身将围绕中心超大质量黑洞运行,这些引力波将由于IMBH的运动而发生多普勒频移(就像路过的救护车的频率偏移一样)。

如果有足够多的IMBH潜伏在我们的星系核中,那么这些无声的破坏行为可能会在引力波中留下微妙的特征。然而,所提出的方法远未完成:LISA只有在质量范围为1000100000太阳质量的情况下才能检测到IMBH。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它可能会奏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