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发自内心,来自天性,不同的孩子,表现各异。天性的东西无法改变,但却可以去发现,去引导,去培养。
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
最近经常有家长和我聊天,说起自己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一头雾水。有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对玩感兴趣。
这就对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天性中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对孩子人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孩子三四岁之前,不管他玩什么,你都会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他,为他会玩各种各样的玩具或游戏而欣喜,并大加赞扬。但到了四五岁之后,孩子就再也不会因为玩而得到家长的夸奖,原因是,家长此时认为孩子的重点应该是学习,语、数、外,只有在这些方面的进步才会换来表扬。而到了上学之后,玩不仅得不到表扬,还会被禁止或限制。不是孩子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家长的固有观念,毁了孩子天性的自由发展。
我的方法是,给孩子创造玩的环境,从中发现他的兴趣和天赋。例如,当你发现孩子一听到音乐就爱手舞足蹈,心情愉悦的时候,那么在他四五岁时就要有意识地为他选择一些与音乐有关的兴趣班,去试试孩子在这方面除了兴趣之外是否还有点天赋。而当他喜欢乱涂乱画时,就要在四五岁的时候有意识地选择书画等美术类的兴趣班,去试他的天赋。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试试孩子的天赋,而不只是考虑兴趣?原因是,兴趣+天赋,孩子才会走得更远,更高,更轻松,更快乐!
那么对于各方面的兴趣都有点,没有太突出的,这样的孩子,家长就要辛苦点,选择多方面的兴趣班来测试。比如小蒲公英就是这样的孩子,在他学前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为他报了许多兴趣班:毛笔字、简笔画、国际象棋、围棋、跆拳道、英语、电子琴、唱歌,每个班只是一两个月的启蒙。
最后保留下来的是跆拳道、英语、电子琴(当然现在是钢琴)。
因为他在学跆拳道时能把动作很快记住,并且一招一式里透着一股学武的精神头;他在学英语时表现得投入而快乐,对语言反应敏感;他在学电子琴时的表现比较特别,老师留的曲子在家从来不愿意弹,每次等到课堂上老师给其他同学回课时,他才赶紧练留的曲子,却每次都能顺利过关,有时还得到表扬。虽然只让他接触了一个月,但我已决定要保留下来这个兴趣。
我决定保留下来的都是小蒲公英学习起来不吃力的兴趣,这是最简单地判断是否有点天赋的方法:学得不吃力,证明这方面他接受的快,理解的快,掌握的快,那自然应该是有点天赋的。为孩子选择针对他自身比较轻松的学习内容,能减少压力,也便于以后进行持续兴趣的培养。
下面我还要谈谈如何让孩子的兴趣延续下去,并将兴趣变为爱好。(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