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新课改新高考苏轼成都校园 |
分类: 思想者 |
眼下中国教育的形势,已经步入了一个不得不改革的转型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即将揭开神秘的红盖头,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今年下半年铁定全员推开,改革攻坚的难点高中学段也不例外。如此形势,日新月异,真的有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味道。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高考关系国计民生。纲要推行,课改实施,新课程如何走向?新高考怎样变革?无疑成了当前人们最感兴趣的一大悬念。
刚刚结束的成都二诊考试,一下子在师生中引起热议,成其为一道靓丽的热点,特别是语文试题好评如潮。笔者在第一时间拜看了成都二诊语文试题,感觉该试题的确有引领新潮的风向标作用,开启了课改理念下高考语文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尝试,透现出一股浓浓的课改气息,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追求令笔者记忆深刻:
一、
四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就是风水宝地,蜀文化更是源远流长,熠熠生辉。就连外地人对川蜀文化都刮目相看,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当然不应该厚此薄彼,瞧不起自己的本土文化。语文是一门文化分量很重的学科,当然应该承担起引领学生关注自己本土文化的重任。
这次成都二诊继续传承了川蓉地区这几年高考和模拟命题的传统,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特别是引领学生重视、了解、理解和热爱自己的本土文化,整套试题从头到尾无不有意识的涵盖川蓉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江堰、黄龙溪的旅游,成都市公交行业服务的调查,陆游对师伯辉与犍眉山水关系的评价,苏轼《浣溪沙》的鉴赏,苏轼《赤壁赋》的名句填空,成都地铁开通的宣传广告语的撰写,所以这些都打上川蓉文化的深深络印。
二、
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命的质量,新课改当然更应该以人为本,关注人生。遗憾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年中国教育单纯追求应试的价值而越来越畸形发展,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师、家长也尽量灌输或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社会大环境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也很严重,科学技术拉近了人们的空间距离,网络文化和权钱文化却误导人们逃离生活,偏移观念。长此以往,让我们的学生深受其害,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转型变革的需要。
教育的另一个本质是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要不然社会投入办教育就没有得到正常的回报,新课改、新高考必需担负起引领未来中国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回归生活,关注社会,提高他们的生命活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探究与合作能力,这都是留给未来教育的艰巨任务。以时代热点来带动学生关注人生,引导学生察悟现实生活,成了这次成都二诊试题一大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际金融危机,北大自主招生,中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的未来,成都地铁的开通,这些都走进了试题。虽说这些热点都是从语文的角度立意来命题的,但是却很好的引导我们的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价值取向。
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到底有哪些原因,社会普遍觉得当今的学生在人际感情方面淡薄了,他们似乎不知道他们能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众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人们哺育关心的结果,他们似乎也不知道他们也应该责无旁贷的回报这些他们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人,有的甚至因此走向自闭、自负、自私,所以新课改应该引导我们的学生去体味人情事故,学会待人接物。
这次成都二诊作文《生活中的温暖》是给材料命题作文,材料讲述的是冬日里一个小女孩回家后见到母亲在做饭,便握住母亲煮饭的筷子,说筷子很温暖,要求学生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本来这个很宽泛的题目,再加上融入了生活情感因素,考生们应该有很多话可以说,没想到,不少学生看到试题就愣住了,竟不知从何下笔,一位重点中学的考生走出考场后,感叹作文题目有点意外,一些学生就只好牵强附会的“搭桥”,从家事扯到了社会,小到助人为乐,大到抗震救灾,都是温暖的表现。
有专家分析如此现状,如今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物质条件都比较优越,情感需求却不断缺失,很多忙于工作的父母也并未注重孩子的情感教育,导致很多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新课改实施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加严格,高校也开始拒接“高分低能”的学生,合格的学生应该首先是一个有爱心懂得感恩的人。
此外,这次考试分量极重的另一个重头戏现代文大阅读《夜游者》则是引导学生去体会寂寞和幸福的复杂关系,其创意可以说和作文如出一辙。
以上说了那么多好话,不过我又想把话说回来,成都二诊毕竟只是一个地区一个学段的一次模拟性质检测,笔者怀着对新课改的强烈向善愿望对此试题与课改的关系作出如此高的三点评价,更多的是想表达自己对新课新高考变革的几个原则性的价值取向,成都二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路,但类似的探路还需要懂教育的人继续长时间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2009-12-16 15:59:08)
- (2010-01-07 00:02:42)
- (2010-01-11 23:15:54)
- (2010-01-15 00:12:02)
- (2010-01-18 00:03:22)
- (2010-01-21 10:07:05)
- (2010-02-28 23:14:34)
- (2010-03-14 22:40:07)
- (2010-03-18 00:00:47)
- (2010-03-25 23:08:3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