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去美元化再下一城
(2012-06-01 09:46: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专论 |
2012/06/01 | 旺報
6月起,人民幣與日圓開始直接交易,某個角度而言,全球「去美元化」進程又下一城了。
美元在戰後確立作為全球貨幣準備、清算、交換媒介的地位,而在 1970年代初,美元正式與黃金脫鉤之後,再也沒有人可以控制美國政府印鈔票,美國也不時濫用美元的貨幣特權,但各國政府願意買單,尤其中國、日本兩大貿易出超國家,也包括台灣。
金融海嘯後,許多國家倡議「改革國際貨幣制」,希望降低美元的角色,但美國千方百計抗拒,力圖繼續保有美元在全球貿易與金融體系中的特權。有些國家提出以特別提款權作為國際貿易清算的貨幣,但美國掌握的國際貨幣基金等單位,當然是置之不理。還有些國家則有意降低使用美元的用途。例如中東產油國差點就想不再用美元計價,在美國威脅利誘下,產油國才繼續採用美元計價。
不過,大家還是悄然的展開去美元化行動。大陸早已在邊境與東南亞國家展開人民幣交易,與俄羅斯也有邊境的貨幣直接交易;甚至金磚五國會議中,也決定要進一步強化「本幣結算」。這次與另一個主要貿易出超國日本的日圓開始直接交易,也該放在整個去美元化的長期目標進程上來看,才能了解其意義與重要性。
雖然有人擔心人民幣國際化較弱,可能會「被架空」,但只要大陸經濟實力持續成長、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持續推進,人民幣就會越來越強、日益搶手。
前一篇:《社評》劉憶如請辭的深層檢討
后一篇:因應兩岸疲弱貿易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