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應兩岸疲弱貿易數據

(2012-06-01 09:47: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擂台
2012/06/01 | 彭思遠


中國大陸4月出口年增率意外滑落至4.9%,不僅是今年以來表現最差,更遠遜於去年4月成長近3成的亮眼表現。歐洲諸國債務問題愈滾愈大,美日等國經濟前景仍不明朗,都是拖累出口表現的因素。其次,4月分大陸進口成長更糟,年增率急降至0.3%,跌破不少專家的眼鏡,顯示大陸內需疲弱,亦指出了中國大陸經濟面臨的內外困境。


陸鬆綁政策刺激成長


相較於出口數據,疲軟的進口數據更值得重視。進口數據能反應大陸內需狀況,因近幾年北京當局有計畫的將經濟結構由「世界工廠」轉向「世界市場」,2007年以來的進口數據顯示普通貿易已經超過加工貿易進口,這表明進口與內需的關聯性開始提高。因此近期大陸的進口下滑,恐怕有相當程度是反映了內需正在減速中。


不過,北京當局不可能放任成長大幅下滑,雖然今年大陸「兩會」將經濟成長率從低訂定為7.5%,略低於近年習用的「保8」,但第1季經濟表現是2009年以來最差,且4月分經濟數據亦不甚理想,加上中國大陸通膨成長率連續3個月低於政策上限目標,這讓政府更能專注於政策的鬆綁,以刺激經濟成長。可預期的降息、調整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等方案都有出台的可能,應可以支持投資,穩定經濟成長,提振內需以減緩出口的負面衝擊。


相較之下,台灣4月分糟糕的進、出口數據更令人憂心。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6.4%,今年前4個月出口年增率下滑4.7%,出口表現疲弱。雖然因為原油進口的成長,使得4月分進口年增率仍小幅成長2.1% ,但前今年1至4月進口年減3.8%,且資本設備中的機械進口已連續1 0個月呈負成長,顯示企業的投資信心低迷。


鼓勵服務業布局大陸


或許仍可以推拖是基期較高及國際景氣不佳導致,但亞洲鄰近國家和地區的情況都比台灣好,而且今年第1季對大陸出口下滑近10%,是造成出口衰退的主因,此點出了我國長期以來產品與市場集中的貿易結構已開始對競爭力產生衝擊。


面對此衝擊,除了必須積極與其他國家或地區展開自由經貿協議外,更應該充分利用ECFA的優勢,擴大當前於中國大陸的領先優勢。在過去,我國製造業創造了兩岸合作的巨大商機,然而大陸逐步落實由工廠轉成市場的政策目標,未來必將會更加重視提升國內的消費成長,顯然這對於擅長代工的台商是相當不利,相較有品牌優勢的美、歐、日、韓等國,製造代工能獲得的利潤相當有限,此問題值得台灣深思。


其次,在大陸政府「調產業、調區域、調結構」的提振內需的產業政策規畫下,運輸、金融、餐飲、觀光等服務業將成長快速,因此政府亦應積極鼓勵台灣服務業布局中國大陸,並加快相關保障協議的簽署。


當前兩岸不佳的貿易數據正是在提醒經濟情勢的快速轉變,台灣更應該把握中國逐漸升級轉型的各種機會,積極面對,打造兩岸優質的經貿環境。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財金組助理研究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