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研究所》補身別傷了身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专论 |
2011/10/26 | 杜宇/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廣東海洋和漁業局日前發布的海洋公報顯示,廣東近海4成入海排汙口排放的汙水超標,不僅造成捕撈量銳減且多種貝殼類遭到重金屬汙染(其中生蠔銅含量超標740倍),恐造成食用安全上的隱憂。儘管相關單位已經成立了重金屬專項檢測機制,並展開海陸聯合執法,但是水汙染情況還是未見有效改善。
鑑於重金屬等汙染物容易蓄積在海洋生物的內臟,專家呼籲市民食用貝類海鮮時,最好去除貝類內臟,勿任意購買來路不明的魚貨。台灣政府也加強對來自廣東漁產品的衛生安全與重金屬檢驗,來維護消費者的食用安全。
近年來受到陸源汙染、不合理的海洋開發和海洋工程興建、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汙染等影響,中國海洋環境汙染日益嚴重,使得吃海鮮中毒的風險大幅提高。
而過去在許多海鮮中毒事件中,為避免波及相關產業常出現訊息不對稱的問題,消費者為求自保常採取暫時觀望態度或購買其他替代性食品,反而對相關產業產生更大影響。因此政府在遇到類似案例時應該迅速公布真相,以及後續的處理結果讓資訊透明化,才能取得消費者信賴,將傷害減至最低。
兩岸水產品出入頻繁,應考慮成立農漁產品衛生安全緊急通報系統,來確保人民食的安全。
更多兩岸相關訊息請見http://www.want-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