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兄说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逐回解读)

(2018-04-07 08:23:06)
标签:

红学

红楼梦

弘皙

曹雪芹

文化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与前文“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相呼应,此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真情亦是针对成立军政中枢军机处“正经大事”。

雍正七年对西北用兵,首创军机处。十三阿哥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倍受雍正宠信,当然是军机处牵头人。故“海棠社”李纨(胤祥)做社长“但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情说了大家合意。我们七个人起社......立定了社,再定罚约。我那里地方大,竟在我那里作社。我虽不能作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客,我做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于是要推我作社长......

胤祥病世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按书中“建社”在三月来讲,胤祥离病世仅有两个来月时间,身体状况不会太好,应该在休息养病。此时雍正身体状况又是怎样呢?看书中宝玉(雍正):“因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连连接接闲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弄得情色若痴,语言常乱,似染怔忡之疾。”考清史,自雍正七年冬,雍正经历了一场大病,险些归西。雍正八年五月:“朕自去年冬即稍觉违和,疏忽未曾调治,自今年二月以来,间日时发寒热,往来饮食不似平时,夜间不能熟寝,始此者两月有余矣。”雍正九年孝敬皇后死,雍正不能亲视入殓:“自上年以来,朕躬违和,调理经年,近始痊愈,医家皆言尚宜静摄,不可过劳,因思怡贤亲王仙逝之后,朕悲情难遏,曾亲祭数次,颇觉精力勉强。”

因乾隆继位后泯灭弘皙历史,清史很少见到弘皙军机大臣身影。笔者见网上有一拍卖品“封和硕理亲王册文”。此件为清雍正帝册封圣祖仁皇帝之孙朕之侄弘皙之册文,封为和硕理亲王,世袭罔替。时间在雍正六年。

可以肯定,黛玉(弘皙)重建桃花社,就是隐述弘皙在雍正八年成为军机处首辅军机大臣。“一起诗社时是秋天,就不应发达。如今却好,万物逢春,皆主生盛,况这首桃花诗又好,就把海棠社改作桃花社。”宝玉(雍正)点头说:“很好。”

雍正七年始建军机处只是对西北用兵。所谓“重建”,应该是进一步完善军机制,彻底取代原来的议政王制度。如此体制改革,当然要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以及行为准则。于是,借一篇《桃花行》为题,大家议定三月初二起社,改“海棠社”为“桃花社”。其中单点宝琴,对应弘昼进入军机处。林黛玉(弘皙)为社主,宣布要“桃花诗一百韵”。宝钗(弘皙)补道:“使不得。从来桃花诗最多,纵作了必落套,比不得你这一首古风,须得再拟。”可见这次改革力度之大。

既然弘皙(黛玉)为首辅军机大臣(社主),军机处章程一定是以弘皙为主来制定,为何反称宝玉如何得了一百多篇呢?作者一贯幻人幻身,这里是用宝玉替换黛玉来做弘皙替身。如此借宝玉一写,既能遮人耳目,又防通篇借黛玉文字。

分析“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对应重建军机处这等大事,应该是闲暇时的“玩意”。即便是词句内容对真情有所影射,亦属囫囵难解。看官可根据笔者对人物定位进行畅想发挥。

《如梦令》: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湘云。

《南柯子》: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探春,宝玉。

《唐多令》: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黛玉。

《西江月》: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宝琴。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借力,送我上青云!宝钗。

回末写众人放风筝,取意在“放晦气”。第一个是将螃蟹风筝送给了贾环,对应“螃蟹宴”来讲,特言隐指乾隆的贾环放此“晦气”,对应弘历借弘皙给新生儿做“百岁儿”之机一箭双雕,既篡夺皇位,又搬倒了弘皙。宝钗放的是七个大雁,隐对“弘皙逆案”以弘皙为首的七家皇族革除宗籍。宝玉的美人风筝说什么也放不起来,非得要换了“顶综”才好,说明什么?这“顶综”似影射继位。如此看来,根源在于康熙秘密立储选定嫡孙弘皙,才使得宝玉名下的雍正帝、乾隆帝、弘皙及曹王妃、曹雪芹等等都因此改变了命运。

黛玉所放“晦气”,竟然是丫鬟紫鹃下手:“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yue)子根下寸丝不留,咯登一声铰断。看来黛玉“晦气”没放走,倒是紫鹃放了“晦气”。紫鹃指谁呢?应该是乾隆朝得宠之臣。

探春的凤凰风筝偏遇上另一凤凰风筝,不可开交时,“又来一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三个绞在一起,书中有言:“倒有趣。可不知那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探春隐指雍正,这里两只凤凰与喜字三方绞在一处,说明雍正没能“放晦气”。正因为与雍正同样身份者(乾隆)放出晦气,且有“二马吃遍天下草”家也放出晦气,故雍正暴卒于自家人之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