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239)

(2012-04-26 08:45:09)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写所谓梨香院十二官来唱戏:贾母道:“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你等唱什么?才刚八出《八义》闹得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这又开始接叙救孩子的话题。

所点戏文:一是《寻梦》,为《牡丹亭》第十二出,写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欢会后,次日在花园中徇迹重温旧梦。二是《惠明下书》,为《西厢记》中故事,惠明和尚受张生委托到蒲关请白马将军到普救寺解围。这所点两出戏文,又都与弘皙诈死归隐石臼坨相关。

更为关键的,贾母指着湘云(原型为曹頫之子,曹王妃堂弟曹雪芹)道:“我象他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钗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比这个更如何?”其中《续琵琶》应为曹寅撰写《后琵琶记》,写蔡文姬归汉所弹《胡笳十八拍》。这就印证了湘云原型为曹家人的观点。

为了进一步“泄漏真情”,借击鼓传花为由,再将乐亭大鼓特有的击鼓套路描绘出来:取来黑漆铜钉花腔令鼓,那女先儿皆是惯的,或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或如惊马之乱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观书至此,回想作者回前墨之语,此番泄漏可见真否?若有疑问,前有用簸箕洒赏钱这皇粮庄主人大家风范,此回将乐亭大鼓细述一番,后又将乐亭戏曲“两枝花”之一的“莲花落”一言代过。作者目的应该达到了。

换一个角度讲。作为乐亭这边远小城,方圆不足百里,按古时建制,不足百里为亭,故称乐亭。据志书记载,乐亭古时归滦州管辖。而据《滦州志》记载,滦州旧有“皇落城”之说,在清朝有大族李家号称“李半朝”。对应“弘皙逆案”共有七家王族被革除宗室,这些贵族在京东有大量房产地亩。被清除出皇室后的所谓“落倒帮子”(方言),分布于京东各个“皇粮庄”,方可成为“皇落城”的来陇去脉。乐亭小城,有两朵文化奇葩――乐亭大鼓与乐亭皮影诞生在这里,并有“文化大县”之美誉。追根寻源,想来与弘皙家族“落”户到乐亭(城内李家)不无关系。读者试思,若无“庙上崔家”、“汀流河刘家”这等堪称“京东第一皇粮庄”对乐亭戏曲发展的特殊贡献,若无“文学巨匠”落足乐亭并兴办教育(私塾),这“文化大县”的根源就无从谈起。

再说这“莲花落”,也称“莲花乐”,又名“乐子”。考究这“莲花落”,在平泉县王姓皇粮庄家谱记载:王姓皇粮庄头先人为随同奴尔哈赤起兵的建州女真。顺治五年王姓一世祖王自有被封在平泉七沟镇崖门子建皇粮庄,全称正黄旗观间布内管领导下野猪河庄头。王自有弟王自汗被封在乐亭。王姓满人在丧葬习俗上,保留原满族“莲花坟”葬式:即父与子的坟上下仅相错一二尺,故辈分时间久了不易区分。但葬够九辈整个坟地即成一完整莲花。此“莲花坟”与“莲花落”是否有内在联系呢?另人产生联想的是,在乐亭石臼坨潮音寺楹联中,亦有:“地是旧莲塘,放出如来花十丈;天临孤竹国,化成般若翠千寻。”该怎样理解这楹联的含义呢?

回中凤姐还讲了两个“不在好歹,只要对景”的笑话,亦是对真情有所泄漏。先讲一家子过正月十五,合家赏灯吃酒。从祖婆婆数落到拉搭孙儿,关键应景是“底下就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一句。口里说讲笑话,但此说并非笑话,却是直接应对“盛宴不散”这一难解之词。究其真情,后面“凸碧堂品笛感凄情”回中写老太君于大观园内赏月,实情是在元宵佳节(正月半)之夜群芳聚在一处品尝“最后的晚餐”。

再讲“聋子放炮仗”。隐说在雍正帝暴死后,众多宗室王爷极力拥立嫡长孙弘皙正大统。但是,由于弘皙乱判了“葫芦案”,瞻前顾后没能顺应潮流而动,以致筑成无法挽回的败落局面。按清史记载所谓“弘皙逆案”来分析,弘皙当时贵为皇族最高爵位理亲王,追随其一同谋逆的又全是雍正时期倍受宠信的六位宗室王爷。可见弘皙若真谋逆的话,大清江山已到弘皙手中了。正因为“散了”,才会后来真的各归各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