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俩红草根儿
俩红草根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90
  • 关注人气:3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富察明义《题红楼梦》

(2012-03-05 10:05:49)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第十六首:生小金闺性自娇,可堪磨折几多宵;

芙蓉吹断秋风狠,新诔空成何处招?

这一绝句字面上应对书中晴雯,实则映射曹王妃。书中将曹王妃被禁管写成宝玉禁管;将曹王妃之死用丫鬟晴雯来表述。因为宝玉作为“群芳之贯”是不可能死的,所以在写曹王妃死时的宝玉已幻身为弘皙,才哭成一篇《芙蓉女儿诔》。对应“还泪”一说,还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葬花吟》,应该是对曹王妃被禁管的补记。

曹王妃被禁管初期,尚有老太妃、太妃等人呵护。然到后期,就连老太妃、太妃也自身难保了,直到“最后的晚餐”一回,“品笛感凄情”而盛筵不散,竟也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了。可见,到最后连老太妃、太妃都一起“仙去”了。再说这诔文,也是全书惟一一篇,更是作者表述心迹的重点。要论写给谁,只可说是写给女主人公的。作者只不过用丫鬟晴雯来略作遮饰。词中“生小金闺”,可说是对所述主人公曹王妃身份的明示。

第十七首:锦衣公子茁兰芽,红粉佳人未破瓜;

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

此句更是直言不讳,让人解后哭笑不得:书中一直描述成公子哥儿形像的宝玉,竟有多个生活原型。其中两个对应这“茁兰芽”的:一是雍正皇子弘时,生有一子贾兰;再就是阴差阳错,弘皙王妃曹氏竟“茁兰芽”生出了龙凤双子。而书面深居闺中的黛玉,反而未嫁仙逝,实际却是著书人弘皙替身之一。应该说,这是诗人在向世人泄漏天机之笔。

再看“少小不妨同室榻”一说,也可说是在提醒读者。按古时礼教,男女授首不亲,男女七岁不同床,女孩儿十岁不出门。想来这些规矩越是大户人家越应知书达理,遵守礼法。只不过,读者被这谜书“满纸荒堂言”所蒙蔽,使得见怪不怪了。因黛玉是弘皙幻身,而与黛玉少小同榻的公子哥宝玉是皇子弘时替身。弘时死于雍正四年前后,遗有一子。书中李纨属弘时妻子替身,贾兰则属弘时之子。词人以这等深度来表露真情,可见必得谜书真缔。原来这少小同榻的是堂兄弟!这还有什么妨碍呢?

第十八首: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这一首直指黛玉的绝句,映射黛玉《葬花吟》中谶语成真。按词意分析,弘皙幻身黛玉,哭成《葬花吟》寄怀对曹王妃等“群芳”的思念。所谓“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对曹王妃的评说,也是对自己诈死埋名隐身荒岛的应谶。后面一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映射原著《石头记》是弘皙幻身黛玉哭成的,词人希望有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医好著书人“洁癖”之病,来完成红楼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