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217)

(2012-03-06 09:31:36)
标签:

红楼梦

石头记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

弘皙

红学

文化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回前墨:“此回亦有本而笔,非泛泛之笔也。只看他题纲用‘尴尬’二字于邢夫人,可知包藏含蓄,文字之中奠能量也。”作者从无浪费笔墨之文,更何况将“尴尬事”与“鸳鸯偶”结合在一起来记述,让人一看便联想到雍正继位后因无传位诏书而收缴康熙御笔朱批。

所谓“尴尬人难免尴尬事”,映射雍正帝继位后因无康熙传位诏书而尴尬。虽然弘皙“全大体”不与“皇父”计较皇位,但众阿哥可是表现出了强烈不满的。再加上有那真的康熙传位诏书却不在雍正手上,万一有人冒死拿出来面世,那雍正帝可就不只是尴尬了。而“鸳鸯女拒绝鸳鸯偶”,正是作者将康熙传位遗诏幻身为金鸳鸯,这诏书很可能在宫中老祖宗手中,故有金鸳鸯誓死不从一说。康熙传位秘诏分满汉两份,所谓老太太身边的金鸳鸯,说明这康熙传位遗诏密藏在老太太处。有人会问,康熙传位诏书不是说在江南曹家吗,怎么又在宫中曹太妃手里呢?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所有线索都将汉文诏书密藏地指向江南曹家。比如江南曹家一次被抄便有“江南召祸之实病”,著书人还将此举称为“停机得”(见《一缄书札藏何事》“可叹停机德与江南曹家一此被抄”)。还有雍正在查抄江南曹家后的雍正七年,曾公布过康熙传位诏书汉文本。不过,康熙真的会将传位诏书藏到江南不成?

应该说,死盯这一问题就会钻牛角尖儿了。按说这“通灵宝玉”本就是著书人幻笔传情的神仙宝贝:一会儿是巨石,一会儿变扇坠;小时幻作英莲,长大改称香菱;要嫁人便成尤氏姐妹,藏起来便是一对鸳鸯;追究出身到养生堂查秦氏一族,考察归宿去青埂峰顶;活便是宝玉,死便是秦钟。是游戏笔墨?还是确有其事?真真假假,无边无岸,死盯就只能永远在迷津中挣扎。江南曹家曾因“暗中转移家产”而获罪,究竟是何“家产”?乍看起来,是与康熙传位诏书有关。如今仔细分析,又似与“骚扰驿站”有瓜葛。前面曾提到刺客们劫持雍正取那写传位诏书的“软烟罗”,而曹頫“骚扰驿站”所转移的“家产”很可能就是这“软烟罗”。如此来看,这些“破案线索”就很可能是作者弘皙及“圈内情人”故意留下的。笔者此说原于一个“巧”字。所谓“访奇采异,极巧穷研”。正因作者是在有针对性地补记被泯灭家史,在这“谜书”中才会有许多与国史方志遥相呼应的记述。

江南曹家是谜书唯一明露的线头,正所谓千里伏线,从曹雪芹到江南曹家,从江宁织造到康熙对曹家皇恩浩荡,最后才会明白原来曹家在宫中还有个“老祖宗”坐镇呢!回顾清朝史,先“老祖宗”孝庄太后,那可是把持朝政,并把几代家下女儿拽进皇宫来“坐镇”的主儿;后又出了个“老佛爷”慈溪太后,功过自不用评说,虽是“垂帘听政”,也与女皇差不了多少。那么,这中间的“老祖宗”曹太后又如何呢?作者在书中重点补记了曹太后被泯灭的历史(见《一缄书札藏何事》“史氏太君之谜”)。因此说,江南曹家有康熙密诏是可以肯定的,要说传位密诏,只可能在曹家进宫的“老祖宗”处才对。因著书人将故事发生的时间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假借汉唐”,是“主写末世”;又将故事发生的地点统统集中在“大观园”,还冠以“太虚幻境”;真故事又被大卸八块,远比拼图难上千倍百倍。这要是作者不将曹家推出来的话,相信谜宫永远也打不开。因此,著书人也好,藏修地也罢,传位诏书也行,作者将无数线索揉成一团,有明有暗,有实有虚,这就是“假亦真时真亦假”的奇妙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