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164)
(2011-11-09 08:41:50)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正所谓“倏为男倏为女”。回中突然夹写宝玉另一原型“混世魔王”弘时,并且借金钏之言“敲”出关键性的一句真情话:“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吿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彩云去。”
分析这句话,前部分看似对应弘时“性情放纵,行为不谨”。不过,若将这个宝玉看成是曹王妃,与丫鬟嬉戏一番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既便是作为弘时替身,皇子与侍女嘻戏还不就是那么回事儿?清史虽有弘时“调戏母婢”一说,但此等人家出此等事情可谓再平常不过了,凭此给弘时“定罪”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倒是这句话的后半部分令人颇费思考:连这句话难道也不明白?我吿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彩云去。
作者要说明的巧宗儿便是最后一句“往东小院拿环哥儿彩云去”。平白无故冒出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话是何道理呢?这环哥儿是弘历替身,彩云又是怎么回子事儿?要说什么“东小院”,便让人联想到前面第十九回宝玉在东府小书房正巧撞见茗烟与卍儿。两个在那僻静处应该是偷窥传位秘诏。如此来看这“巧宗儿”就是点示弘历与偷窃密传位密诏有牵连。至于什么彩云、彩霞一类人物,当然可以看成传位诏书幻身了。茗烟“偷窥美人轴”后,便是宝玉(雍正)被茗烟引进“花袭人”家,家里早就有“三五个女孩”,花袭人将“通灵宝玉”自宝玉项上摘下来向众人“炫耀”一番。然后,这丢了“命根子”的雍正帝被送回来,连性命都没了还一劲儿道谢。用作者话说就是“令人喷饭”。至于“金钏被攆”,应该是为下文“金钏投井”作引子。
来看“龄官划墙痴及局外”。讲画蔷的女子“大有林黛玉之态”,而看画蔷的宝玉又与画蔷的女子同样“痴心”,这是在映射弘皙谨小慎微的等待继承皇位。叹画蔷的“东施效颦”,有映射弘皙与胤礽同样命运之嫌。若黛玉指弘皙,宝玉指“局外”的雍正帝,如此描写便说明二人同在梦中作痴人。弘皙“心里不知怎样熬煎”,雍正则“幸而不曾造次。上两次皆因造次了,颦儿也生气,宝儿也多心,如今再得罪了他们,越发没意思了”。难怪雍正感叹“为君难”了。雍正帝偏宠弘皙正是因为他抢夺了人家的江山,自己百年后要归还人家。可这些不可摆在桌面的事,怎样让皇子心服呢?特别是面对皇权早就急红眼的“冷子”弘历,有赵姨娘和马道婆这两个人物挑唆,那可是什么坏水都流得出来。
看似“痴及局外”,最后还是紧接前面“宝钗大怒”,讲述宝玉余怒未消而“脚踢袭人”。这般人物幻身是必要的,宝钗再怒,毕竟写成女儿身,怎可“脚踢袭人”呢?这等事也只好让“炭篓子”宝玉来背黑锅了。不过,作者事先已打好招呼:“谁这会子叫门,没人开去!”“是我。”“是宝姑娘的声音。”“胡说!宝姑娘这会子做什么来。”这话问的有理,姑娘家家的总串什么门子?还是让宝玉来合情理,因为他名下有一串儿真身原型。倒是袭人挨这一脚还真是不轻,竟然吐血了。作者在回前墨批注:“脚踢袭人,是断无是理,竟有是事。”嗳!有什么办法?全是让那“通灵宝玉”给闹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