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迷宫核心物证与藏宝图(一)
(2011-11-10 09:01:53)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红楼迷宫的缔造者为了将真情告普天下而著谜书,应该想到总有一天这气势恢宏的文学迷宫会被破解。那么,用什么来佐证谜底的正确呢?人去楼空,当然要靠物证了。于是,作者在书中用“怀古诗谜”来暗示关键物证以备将来,并用“埋香冢”泄漏将这些物证埋藏起来,期望真正读懂红楼者发现这些“宝藏”。
解“薛宝琴新编怀古诗”所隐十物,首先应该将《红楼梦》全书真故事融会贯通,把着眼点放在作者为什么出此诗谜上,看该书究竟所隐何事。应该说,“字字看来皆是血”的一部谜书,主旨是在补记主人公被泯灭的血泪家史。那么,既然是“怀古”诗谜,所隐十物理应与补记主人公历史相关。不然的话,作者便不可能浪费笔墨,与读者玩什么文字游戏。
在第五十回“芦雪广(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一回,作者为了给读者引路,先出了些个灯谜,并作示泛性猜解。(该怎样理解这“争联即景诗”呢?是作者文学创作还是真情实景的描述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觉得这“即景”应该是真正意义的即景。)然后有黛玉(弘皙替身)题“即景”诗:“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作者并不作解,继而由宝琴推出十首怀古诗,称“诗虽粗鄙,却怀往事,又暗隐俗物十件”。最后经过一番描补,却是“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收场。可见此诗谜是作者故意留给后人猜解的,而谜底一定与“真事隐”相关联。
分析黛玉这“即景”诗,为什么全是引用古代“神话传说”呢?难道说作者即景的“藏修地”在这“鳌背三山”上不成?正是。考北方第一大岛----乐亭菩提岛(笔者观点:《石头记》藏修地),有许多令人费解的名称:“世外仙源”、“小蓬莱”、“仙山”。这“世外仙源”见于《红楼梦》大观园,这“蓬莱仙山”见于神话传说,可它们怎么都与这小小石臼坨扯上关系了呢?2007年春,石臼坨出土一口康熙年间铁钟回答了这一问题。因为钟名很奇怪:“西浮石山龙王老爷庙。”这下可以佐证这石臼坨与“鳌背三山独立名”有干系了吧。
再说书中的薛宝琴,他的真身原型是谁呢?他的诗才为何技压群芳呢?解读真情,宝琴作为宝钗堂妹出现,实际真身是主人公弘皙的堂弟----雍正皇子弘昼。和亲王弘昼后来成了“荒唐王爷”,自然是因为受乾隆排挤,而弘昼与弘皙关系很亲密。那么,这里即景诗也好,春灯谜也罢,实际上就是弘昼等清宗室亲友来归隐地看望弘皙的情节缩影。
把时间、地点、人物进行初步定位后,分析宝琴谜诗所谓“古迹为题,内隐十物,自然新巧”的谜底,自然应该围绕佐证弘皙历史来猜解。看所谓“怀古”谜诗,虽然诗文都与“古迹”为题,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焦点”还在于“赤壁、交趾、钟山、淮阴、广陵、桃页渡、青冢、马嵬、蒲东寺、梅花观”,诗文则起着“陪衬”甚至“遮饰”作用。作者当然是文彩风流第一人,但这谜书既大雅又通俗,更兼诗谜后有“那三岁孩子都知道,何况咱们”一说,觉得十首诗谜猜解方式也该换一个视角,从“搜奇拣怪”(书内提示。圈内情人更有“访奇采异,极巧穷研”说)入手。(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