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160)
(2011-11-05 09:23:49)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杂谈 |
作者用点戏来映谶上述“打醮”真情:第一本《白蛇记》。为刘邦拔剑斩白蛇,率众起义。第二本《满床笏》。为唐代郭子仪七子八婿为他拜寿时,笏板满床。第三本《南柯梦》。为淳于棼梦中至大槐安国做驸马,荣显一时,后失宠被逐。从这三出戏来看,应直接与真情相对。第一本,造反――弑君杀父;第二本,宣诏――新君登基;第三本,梦断――弘皙辞官。
笔者直言,请勿见笑。“鹅黄缎子”一节究竟隐含何情,就连我们夫妻俩也有分歧意见。总归是解读,怎样认识就怎么解。看那些“道士”们连“法器”都拿出来作为敬贺之礼,不只他们此后何为生计!其实,这里只可说是先皇驾崩,新皇继位的现场。
峰回路转,刚才是插曲,下面作者开始在那“金麒麟”身上大作文章了。宝玉见打醮时收了金麒麟,得知“史大妹妹”有一个小些的,因黛玉不希罕,便自几留下。说到这大小两只金麒麟,黛玉(幻影)冷笑宝钗“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是作者提醒看官(见《一缄书札藏何事》“史大姑娘的金麒麟会说话”),这一对儿金麒麟是有说法的。后文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曾有学者将此误解为宝玉与湘云劫后重逢。其实,这要看对宝玉及湘云怎样定位了。被称史大姑娘的湘云原型仅有一个――曹雪芹,正所谓“湘云为实写”。说到宝玉这金麒麟,作者安排了一条隐线,最后归落在作者自己身上。
这个拿了大金麒麟的宝玉指谁?应该是弘皙王妃曹氏。如此说,大小金麒麟的主人就成了曹家姐弟二人了。这不与“伏白首双星”矛盾了吗?别急,后文有宝玉“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一句,又有批注“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可见这金麒麟最后落在卫若兰名下。曾有人因此批便将湘云“嫁”给卫若兰。其实,著书人着意写这麒麟,用意很明显,在哪二人身上,那二人就是“一芹一脂”两位著书人。曹王妃是拿了这大金麒麟,但后来曹妃过早仙逝了。那么,这个大金麒麟就应落在卫若兰真身原型弘皙身上。在宝玉称“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前面批语中见到这“若兰”,可见这一句批语就是为了说明这宝玉“丢了”而批。至于宝玉之死,就只能连实话儿带笑话儿的说了。因为宝玉名下真身太多,就像孙大圣的脑袋一般,砍去一个立刻长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