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补天----细品红楼真故事(150)
(2011-10-26 08:22:13)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将宝钗比作杨贵妃应该属“戏称”,可回目为何直言而不讳呢?后回有“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这便引起全书惟一的一次宝钗大怒。看来著书人用此回目必有深意。提起杨贵妃,都知道唐明皇“后宫佳丽三千独宠贵妃一人”。此说对应弘皙而言,则是倍得雍正宠信。不过,在杨贵妃身上,还有一桩历史谜案。安禄山造反,唐玄宗携杨贵妃西逃至马嵬驿,军士们迫使玄宗将杨贵妃赐死。资料称杨贵妃被缢死后埋在马嵬坡。后来有人考证,挖开坟墓时仅见贵妃“香囊”,却没有尸身――“香冢”。于是,便有高力士秘放杨贵妃藏于民间的传说。作者用“埋香冢”作回目,真让人不得不产生联想。
清史有雍正对张廷玉(弘皙替身。见《一缄书札藏何事》“玉带林中挂”)情有独钟的记载。张廷玉作为汉臣,竟被雍正连连提拔,位列首辅军机大臣,又被雍正称为“股肱”之臣。明显可见这是后来修史给张冠李戴了。从真情上讲,弘皙作为首辅军机大臣,又是雍正皇子(过继关系),并因当年雍正抢夺了弘皙的皇位,继而秘密确立弘皙为继位人。有这些缘故在里面,雍正独宠弘皙一人也就顺理成章了。后来因“天塌地陷”(雍正暴死,弘皙辞官),弘皙被迫诈死埋名,归隐在“藏修地”。如此倒与杨贵妃的“香冢”谜案巧合了。
既然宝钗正面代指弘皙,分析“宝钗扑蝶”一段就可有两种场面:
一是“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这一双“玉蝶”与清宗人府记录宗室人员档案《玉牒》相对应,应该暗指弘皙王妃曹氏所生的龙凤双胞胎儿女。这一话题后面文章有详细记述。
二是“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这一双“蝴蝶”可就与“采蜜”相关了。此为弘皙真正意义上的“扑谍”――宝钗跟至“滴翠亭”,听见里边“喊喊喳喳”有人说话。更为明朗的是,写宝钗听到红玉与坠儿秘语,秘语内容竟是隐指传位诏书的“手帕”。说明弘皙掌握了“贼人”密情。正如开篇介绍绛珠仙子“食蜜青果”一般,弘皙虽然防备“贼起飞志,狗急跳墙”,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用“金蝉脱壳”之计方得脱身。但是,贼人要命把柄被你攥着,你不去捉他,等他反过手来,贼人便会想尽方法消除隐患。后文有“鸳鸯女无意遇鸳鸯”与此情相呼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