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哥儿宝玉如何有一女儿身(五)
(2011-08-30 07:56:33)
标签:
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弘皙红学文化 |
五、含冤屈自尽升天国
解读《芙蓉女儿诔》内涵,可见是著书人对曹王妃含冤离世的真情祭文。书中宝玉作为群芳之冠,自始至终都有宝玉出现。因此,书中写曹王妃之死,便将替身换成了丫鬟晴雯。如此方可放笔写昔日贵为理亲王妃的曹氏,在雍正帝暴死之后,新帝乾隆用“打草惊蛇”法挤兑弘皙辞官,先将曹家治罪,并将住在圆明园的曹王妃以刺杀雍正帝嫌疑人身份禁管,使昔日理亲王妃成为了实际上还不如下人的主子。
在“俏丫鬟抱屈夭风流”回中,先写宝玉看望病中的晴雯,用那茶壶茶碗及茶叶说明是冷宫禁所。继写晴雯呜咽道:“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我已知横竖不过三五日的光景,就好回去了。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凭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再写晴雯拭泪,伸手取了剪刀,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又伸手向被内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绫袄脱下,并指甲都与宝玉道:“这个你收了,以后就如见我一般。快把你的袄儿脱下来我穿。我将来在棺材内独自躺着,也就和还在怡红院的一样了。论理不该如此,只是担了虚名,我可也是无可如何了。”这应是弘皙最后见曹王妃的记述。脂批有“狱神庙慰宝玉”一节迷失无稿一说,实际上,此情此景,也可算是慰宝玉之文。因曹王妃死时弘皙并未在场,故而书中用小丫鬟讲述晴雯如何仙去,成为花神,到上天去司花。
关于曹王妃什么时间去世这一问题,书中有“饯花节”一说。言芒种一过,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饯行。这便与“三春去后诸芳尽”相呼应,说明曹王妃死于春末夏初。然从“芙蓉女儿诔”来看,又应对应芙蓉花开时节。书中写宝玉对小丫鬟道:“你不识字看书,所以不知道。不但花有一个神,一样花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但不知是作总花神去了,还是单管一样花的神?”小丫头一时诌不出来。恰好这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见景生情,答道:“我也曾问他是管什么花的神?……他就是专管这芙蓉花的。”宝玉又想:“虽然临终未见,如今且去灵前一拜,也算尽这五六年的情常。”透出弘皙与曹王妃结婚五六年后曹妃去世。
弘皙王妃曹氏被禁管时间应为一年多时间,此在《葬花吟》中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曹王妃真正被禁管应在乾隆初年春季,先时尚有曹老太妃和雍正帝齐妃等人关照,可能还好一点。但是,后来就连老太妃、太妃也形同禁管了,并且都于乾隆二年春死去,可知后来的禁所成为“狱神庙”了。
“清香泌诗脾,花国第一芳”。在“曹雪芹书箱”上题刻有上述两句诗。箱内还有著书人一首悼亡诗:“不怨糟糠怨杜康,乩诼玄羊重克伤。睹物思情理陈箧,停君待殓鬻嫁裳。织锦童身睥苏女,读书才浅愧斑娘。谁识戏语终成谶,窀穸何处葬刘郎。”
据考,弘皙王妃曹氏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乙未)。按十二属相说属羊。书箱上题刻诗句,是著书人弘皙为悼念曹王妃所作无疑。曹王妃喜好文学、喝酒、学诗、刺绣、理妆等,在书中都有所隐说。作者明言补记家史,其王妃曹氏自然成为补记重点。
今解读真情,故事主人公弘皙隐身著书地在乐亭石臼坨。与石臼坨相邻有曹妃甸。两地都有一传说:石臼坨因唐王东征驻跸十九日得名;曹妃甸因唐王东征时曹姓妃子病逝埋此而得名。怎么就连传说都这样巧呢?既然属传说,也只是传说了。佐证出现才会石破天惊。正是:
借来荒唐演大荒,囫囵无稽说群芳。
真假双关说日月,正邪两赋论阴阳。
情天怎奈情有破,恨海何须恨无常。
玉石通灵荣华尽,红楼梦宴终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