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常强
常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89
  • 关注人气:1,7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轻生为国的清廷钦差李鸿章

(2009-10-30 17:58:19)
标签:

李鸿章

轻生为国

清廷钦差

文化

轻生为国的清廷钦差李鸿章

文∕常强

 

公元1895年的一天,中日甲午战争已经进行了一年多。清帝光绪的特命钦差李鸿章带领其子李经方及美国顾问科士达到达了日本的马关,商讨中日停战及中国割地赔款之事。此前的近两年以来,中国的晚清朝廷由于一直采取消极防御政策,于对日战场上一败再拜,情形十分紧急。

李鸿章之前,清廷将张荫桓、邵友濂派往日本谈判,日方以其人微言轻,予以拒绝。故光绪帝这次便把谈判的重任交到了当时最重量级廷臣李鸿章的手中。李鸿章时任清廷文华殿大学士,官居正一品。后来不久他出访欧美之时,翻译人员索性将他的头衔译为了“大清国副国王”,可见其地位之分量。

 

轻生为国的清廷钦差李鸿章

 

在马关,与李鸿章谈判的是时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伊藤博文。伊藤仰仗战场上的优势,不断将日本的贪欲之口伸向中国代表。诚然,战场上丢失的东西,是不能在谈判桌上找回的。但面对日方淫威,李鸿章仍然尽最大限度地据理力争,不敢将国家利益视同儿戏。

324日下午,双方结束第三次会谈后,李鸿章离开会场春帆楼,乘坐轿子返回寓所引接寺。快到引接寺的时侯,突然从人群中钻出一名男子,这名男子直奔李鸿章轿子跑去。直至该男子跑到轿子旁边,李鸿章的侍卫还未反应过来此为行刺。该男子极为迅速地对着李鸿章的头部鸣了一枪,然后又钻进了拥挤的人群。李鸿章不幸中弹,一颗子弹击进了他的左侧颊骨,血流不止。他顿时昏倒,几近毙命。

消息立马传开,中国钦差大臣于日本遭到暗杀,日本举国惊骇,世界各国亦为之哗然。

后来得知,刺杀李鸿章的人名叫小山丰太郎,乃是一浪人,属于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此人一直仇视中国,反对对中停战。事发后当场被抓,后被判无期徒刑。经过天皇御医及高级军医的联合精心诊治,最后决定必须抓紧将弹丸取出,再行缝合,以保全其性命。医生还特别叮嘱,必须长期疗养,方可痊愈。

其实,经过这一番折腾的李鸿章,倒真的应该休养了,甚至是推掉满清政府要其肩负起的屈辱谈判之重担,永远地做个隐士,休养余生……

好在子弹没有伤及要害,李钦差的头脑依旧保持清醒。然他并未有如上面提及的想法,更没有这样做。他深晓,宽阔大海的对岸上,他的亿万同胞正遭受罹难,此时此刻,怎能容他歇息,哪怕是片刻呢!

对于医生及随行人员的治疗建议,李鸿章慨然说道:“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宁死无割!”坚持带弹缝合并拒绝疗养。

面对着沾满自己血迹的马褂,李鸿章吩咐永久不准洗去,以昭示其为国轻生的赤胆忠心。他又说:“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完全不计个人生死,坚持口授事机,亲自裁断一切事务。

最终,依旧挂着彩的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尽管这对于中国而言,丧权辱国,然其并非李鸿章个人造成,他所能做的,多是奉旨办事或据理力争,尽可能地将本国损失降至最低限度,尽到作为人臣的一份所谓的“忠心”;而他本人,则并无太大的裁决权。事实上,清皇朝的腐朽统治及国家社会制度的落后,才是他不能挺直腰杆的根本原因。这是整个民族的悲哀,并非由李鸿章一人造成。然而李鸿章的个人魅力,倒是值得清政府骄傲与欣慰的。

在日遭枪袭后,李鸿章“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的慷慨精神,在异地表现了中国官员临危不惧的沉稳,展示了中国官员以大局为重的良好形象。他的这种精神,值得后人肯定与颂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