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受到破例册拜的清代皇太后

标签:
康慈皇太后道光帝咸丰帝恭亲王文化 |
唯一受到破例册拜的清代皇太后
文∕常强
翻阅《清史稿》后妃传,便会发现有三位满清皇帝,不论生封还是追谥,各有四位皇后。他们分别是世祖顺治皇帝、圣祖康熙皇帝和宣宗道光皇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道光皇帝的第四为皇后——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她堪称是后妃群体中的一个另类。
在清帝国,皇帝后妃中有两类人,可以在丈夫皇帝驾崩以后被名正言顺地尊奉为皇太后,即先皇帝的正宫皇后和嗣皇帝的生母。由皇后而皇太后自然符合千古不变的礼制,而皇帝本生庶母可顺利晋升皇太后,则是属于典型的母以子贵。清初巾帼英杰孝庄太后便是由作为妃子的皇帝本生母晋位为皇太后者。两宫皇太后并尊时,必然一位为“母后”,一位为“圣母”。如同治皇帝即位后,嫡母慈安太后为“母后皇太后”,身份最尊贵,而他的生母慈禧太后则为“圣母皇太后”,身份次尊贵。而上面提及的那位博尔济吉特氏,在咸丰朝被尊奉为“康慈皇太后”,却是一个特例。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是满清第八位皇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在位三十一年。道光帝的嫡妻为钮祜禄氏,为道光帝即位以前的嫡福晋,没等到丈夫做皇帝,钮祜禄氏便早早去世。道光帝登基后,追谥钮祜禄氏为“孝穆皇后”。钮祜禄氏离世以后,佟佳氏成为道光的继嫡福晋并在之后成为道光事实上的第一位皇后。道光十三年,佟佳后驾崩,谥曰“孝慎皇后”。之后,道光帝又于第二年册封钮祜禄氏为继后。这位钮祜禄氏,便是后来的嗣君咸丰皇帝奕詝之生母“孝全皇后”。
关于孝全皇后的经历,正式记载颇为简略,非正史笔记《宾退随笔》倒有她的一些详细记载。据该书所言,道光帝本欲打算册立奕为储君,孝全皇后看出丈夫的意思后,便设法陷害其他皇子,从而保证己子奕詝的登基。某一天,孝全皇后赐宴诸皇子,她事先告诫奕詝鱼肉中有毒,不要食用,任由他人去吃便好。但奕詝本性善良,友爱兄弟,便把母亲的秘密给揭穿了。事泄后,当朝皇太后震怒,便逼迫孝全皇后自杀。
这是《宾退随笔》对孝全后死因的记载,细细读来,此事漏洞百出,简直把大清国皇后说得太白痴了,如此投毒不可谓不低级。另外,该书中还说“恭王奕、醇王奕譞皆孝静后出”也是不恰当的,事实上,奕、奕譞兄弟二人并非同胞兄弟。不管怎样,孝全皇后没有等到儿子登基那一天便匆匆离世是毫无疑问的。
孝全皇后死后,道光帝没有再册立皇后,他把抚养十岁奕詝的任务交给了时为静皇贵妃的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特氏,为刑部员外郎花良阿的女儿,起先被道光帝册立为静贵人,后来累迁至静皇贵妃。她为道光帝生有一子——后来的恭亲王奕。奕詝来到静皇贵妃身边后,他便与弟弟奕长在了一起,兄弟二人犹如一母同生,度过了一段亲密无间的少年时光。 正因博尔济吉特氏视奕詝为亲子,故《世载堂杂忆》中说博尔济吉特氏为“咸丰乳母”,“乳育”了咸丰帝。严格来讲,这样说是也欠妥当的,清代哺育皇子有专门的乳母,根本没必要后妃亲自供奶;况且奕詝归到博尔济吉特氏膝下时已十岁,不必再继续喝奶。
许多史料显示,道光帝晚年曾有意立奕,而他最终选择奕詝,当归功于两个人:奕詝老师杜受田和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杜受田的教导,使得道光帝对奕詝格外看好,而当道光帝还在两子之间犹豫之时,博尔济吉特氏也“劝立文宗(咸丰)”。就这样,道光帝的秘密传位诏书成为了清朝传位诏书中唯一一次书写两位皇子姓名的绝品——奕詝立为皇太子,奕封恭亲王。
奕詝即位为清文宗咸丰帝后,尊博尔济吉特氏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虽然曾经一齐游玩嬉戏,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奕詝、奕兄弟二人渐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一双隐形对手。奕詝平庸文弱,奕英武开明,兄弟二人的个性差异使他们不可能长时间同在一个屋檐之下。尤其是在咸丰朝,奕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自己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能够再高升一步,荣为大清国的皇太后。对此,咸丰帝是一万个不同意,因为博尔济吉特氏既非先帝皇后,又非帝母,根本没有资格受到册拜。因此,兄弟二人屡生隔阂。
据《悔逸斋笔乘》记载,咸丰五年,博尔济吉特氏病重,陷入半昏迷状态,咸丰帝前去探病。博尔济吉特氏误以为来者乃奕,于是便拉着“奕”的手,对他说道:“吾旦晚必不起,受天下之养者数年,死亦何憾。但恨汝父当年欲立汝时,吾矫情力辞,铸此一错,使汝从此低首他人下耳。”言罢才发现听者竟然是自己的养子——咸丰帝!博尔济吉特氏懊悔不已,双方皆极为尴尬。
一日,咸丰帝又去博尔济吉特氏处探病,途中遇到奕。奕再次向皇兄跪求,希望册拜其母为皇太后。咸丰帝见奕有不得到肯定回答就跪死在那里的执着,便勉强“点首趋入”。得到皇上的“允诺”后,奕便安排军机处大臣起草册拜皇太后事宜。当咸丰帝知道一切后,“滋不悦”,但已覆水难收,遂决定将错就错,来个顺水人情,博尔济吉特氏得拜“康慈皇太后”。
康慈皇太后是清帝国独属一类的皇太后,她这样的皇太后,在清帝国是唯一的。
咸丰帝册拜康慈皇太后,这种局面的出现,有二“违”:既违背清帝国以往成例,又违背皇帝的主观意愿。既非“母后”又非“圣母”,康慈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能够享此荣耀,可算死而无憾了。受封九天之后,博尔济吉特氏驾崩,时年四十四岁。
鉴于博尔济吉特氏身份欠“贵”,咸丰帝决定从简安葬之,对丧礼“极力裁削”。博尔济吉特氏被追谥为“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咸丰帝规定这个谥号“不系宣宗谥”,她的神主也“不祔庙”。仅仅十几天以后,咸丰帝又以奕办理皇太后丧事“礼仪疏略”为由,将其赶出了军机处。最终,咸丰帝以至高无上的皇权为有力手段,发泄出来了自己在“孝子”这顶“紧箍咒”下所压抑的愤恨与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