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晓岚:断案官中的草包

(2009-09-17 10:25:50)
标签:

纪晓岚

司法界

草包

不会断案

文化

纪晓岚:断案官中的草包

文∕常强

 

见到题目,或许大家会以为这是在开天大的玩笑,大清朝堂堂一品高官、才华横溢的大才子纪晓岚,怎能与“草包”扯上牵连?再联想热播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大烟袋”的才情与智谋,这个称呼更让我们难以接受。在大家看来,若把这顶帽子扣在巨贪和珅脑袋上,或许才正合适。的确如此,和珅也曾被纪晓岚讽为“草包”。当初和珅请纪晓岚为自家亭阁题词,纪晓岚给和珅题写了“竹苞”二字,这着实让和绅高兴了好一阵子,直到乾隆爷临幸和府。乾隆把这两个字解读为和府“个个草包”后,和珅差点没被纪晓岚的“隐相嘲谑”气死。

 

纪晓岚:断案官中的草包

 

但在这里说纪晓岚,却并非危言耸听,也不是故弄玄虚,各位不要忘记前面的限定词。或许鲜有人知,在司法刑侦方面,纪晓岚的的确确是个门外汉,遇上此类事情,他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在《清史稿·曹文埴传》里,记载了这样一起刑事案件。

 

乾隆五十年(1785年),时任军机章京、员外郎海升因家庭矛盾将其妻子殴打致死。为了掩盖杀人罪行,逃避法律责任,海升对外宣称其妻子乃是上吊自杀。海升的说法遭到妻子娘家人的质疑。他的妻弟贵宁并不认可姐夫的说法,认为姐姐是死于非命,吵嚷着要为姐姐讨个公道。鉴于海升是朝廷五品官员,关系朝廷脸面,乾隆皇帝命时任兵部左侍郎兼左都御史的纪晓岚会同刑部右侍郎景禄、杜玉林等官员一同审理此案。在纪晓岚的主持下,专案组对海升妻子进行了开棺验尸。之后,他们得出了验尸报告:海升妻子并非他杀,确系自缢而死。

 

听到这个结果,海升长长松了一口气,但贵宁却不服,并表示要继续上诉。贵宁认为:姐夫海升与当朝宰相、武英殿大学士阿桂关系较好,纪晓岚一伙人一定是受到了阿桂的暗中指使,所以故意错断此案。乾隆皇帝联想此前阿桂曾在自己面前夸赞过海升一番,认为贵宁之言不无道理,决定重新组成以户部右侍郎兼顺天府府尹曹文埴为首的专案组,将此案彻底调查清楚。经过二次验尸,曹文埴得出了确切的检验结果——海升妻子并非自杀身亡,而是在生前遭到严重殴打之后死亡。经过审问海升,他不但供认了犯罪事实,而且还承认曾经求阿桂替自己摆平此事。

 

真相大白后,海升自然受到了大清法律的惩处。对于在这场刑事案件中犯有严重错误的朝廷高官,也都受到了乾隆皇帝不同程度的处罚——阿桂因引荐海升并在事发后袒护他而犯包庇罪,被罚俸禄;作为主审官,纪晓岚执法不力,致使出现重大断案失误,遭“下吏议”,虽未丢官,也算受到了行政记过;与纪晓岚一同参与审判的刑部侍郎景禄、杜玉林及郎中王士棻等人,被判戍边。而曹文埴则因秉公执法,使这起命案的真相大白而受到提拔,被任命为了礼部尚书。

 

纵观纪晓岚的仕途一生,他凡涉三个领域:文秘领域、军事领域及司法领域。作为文官,他曾担任庶吉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及协办大学士等职,期间他参与编修了《四库全书》,才华得到尽情施展与发挥。除了文职,纪晓岚还做过军事高官和司法监察高官。作为武官,他在嘉庆初年曾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成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

 

另外,纪晓岚还三任朝廷的左都御史一职。左都御史为清代都察院的最高长官,官品从一品,按照清朝典制规定,左都御史主要有两大职责:第一,纠核朝廷百官执法及言行;第二,遇到重大司法案件,与刑部、大理寺长官共同审理。可以说,作为左都御史的纪晓岚,是一名身处权力顶峰的高级司法官员。正是在司法长官的任职上,纪晓岚却因海升杀妻案而出现了行政决策失误。

 

    其实,纪晓岚并不擅长处理事务或审判案件,他的高升,完全是由于乾隆爱惜他的文学才华。嘉庆初年,已退位为太上皇帝的乾隆曾对当朝高官做过一番评价,他说刘墉“遇事模棱”、彭元瑞“以不捡获愆”、纪晓岚则是“读书多而不明理”。看来乾隆对这几位自己一手提拔的重臣都不是太满意。在乾隆眼里,纪晓岚毫无疑问乃是一个大文学家,因为他博览群书,文学造诣精深。但作为朝廷高官,乾隆并不认为纪晓岚将会是辅佐新君的能臣良相。一句“不明理”,纵是没把纪晓岚归入与和珅相似的昏官佞臣行列,也基本上可以让我们了解了纪晓岚的为政本领,以及他在大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心中的分量。可以说,纪晓岚在他的官宦生涯中,并非如电视剧上演的那样高明、神气,事实上他政绩平平,并未得到主子的特别宠幸。

 

纪晓岚:断案官中的草包

 

对于声名显赫之大人物的评价问题,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俊遮百丑”甚至是“百俊遮一丑”的误区,只因他们那些为人所普遍折服的惊人言辞、风光举动及不朽功业,就往往将视其为所谓的“通才”,给其罩上神圣光环,并心甘情愿地将其抬到“完人”行列。殊不知,其实这些人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也难免会有其软肋的存在。这些被光环所遮挡的隐蔽面,要么属于偶然的马失前蹄,要么内蕴非能力所及的无奈。

 

需要明白,隔行如隔山,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并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通才”。术业有专攻,在辞章文藻方面的大腕不一定就懂得调兵遣将,也不一定擅长刑狱断案,更不一定精通术算几何,这些都是应当为人理解的。因此,我们没必要苛求官场上的纪晓岚以及如他一般的绝代才子,都要去当青天大老爷。抱着这样的心态,回头再去品读那些被供奉在神龛中的历史人物,或许我们便会发现他们更具人性化与真实性的一面,对其“三七开”或“四六开”,也便有了十足的胆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