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意蕴研读入门(原创)
(2023-03-29 16:12:23)
标签:
研读道德经经典佛性感悟 |
分类: 传统文化 |
一、研读《道德经》常会遇到的困惑。
老庄书院2010年成立之初就发心,要从各种古本的《道德经》中整理一篇最完善的诠释,我当时就感到疑惑:如果没有对《道德经》的真知灼见,谁能整理出最完善的诠释呢?后来连续研讨三年,直到至今仍然未成。为什么这样的宏愿无法实现呢?现在回想起来可以概括为:靠博览群书根本就无法领悟《道德经》的真谛。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老子云“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里的“知”指开悟,“知者不博”就是指开悟者不会处处表现出“博学多才”。而学者都是“博者”,我们的知见几乎都是书斋中读出来的,“博者不知”指的是处处表现得博学多才的人,因为没有开悟其实很无知。“说的是理,行的是道”,开悟者慎言慎行,是谓“大智若愚”;博者通常不切实际,行之无效,是谓“不知”。从古至今,研读《道德经》的人千千万万,立论文章无数,流传至今的开悟文章凤毛麟角。
那么怎么辨别开悟与否呢?我们以慧能为例:慧能出家前只是樵夫,可见开悟与博学没有必然关系。有一个修行人问慧能“无常是什么意思?”慧能说“无常就是佛性;有常就是善恶等等分别心。”这个修行人立即批驳“你这个说法与经典大相径庭,经典说,佛性是常;善恶等等分别心才是无常。”慧能开示道“因为世人总是执着于得失、荣辱、善恶、是非等分别心,造成人生各种烦恼,故说无常;而经典说佛性是常,面对无常的人生,一切苦都能除,以便鼓励世人修行。不过,对于精进的修行人正好相反,这种人过分执着于佛性为常,虽然长期苦修,然而脱离世间觉,修行无果。为了破其偏见,因此从修行的意蕴,观佛性“诸行无常”应用无碍,你才愿意放下执着,面对世间常态的分别心,都能无为而无不为。”这个典故说明,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见咬文嚼字,无论知识积淀再多,都只是一个“博者”,因为没有开悟,在人生长河中经不起的检验,其实很无知。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就是一个“博者”,因为当时我正陷于怀才不遇的苦恼中,有一个人说我“门门懂,样样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在四川省易学研究会讲了“以能量的眼光看世界”,才有人说我“厚积薄发”。其实这是我打开脑洞的起点,直到年过七十,才有人说我“无师自通”。这个漫长的人生历程,让我对“博者不知”有了深刻的体验。尽管二三十年来,我的立论多次被同行咬文嚼字的狠批一通,我都释怀,因为“博者”需要出名,需要证明自己博学。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只需效法慧能,努力做到“知者不博”,研读《道德经》不离文字又不在文字,从意蕴入门效果最佳。
二、研读《道德经》不必逐字逐句的硬译。
“博者”诠释《道德经》往往采取硬译,因为这样显得严谨,为了著书立说,这样做未尝不可,但是对于修行人,这样就大可不必。纵观《道德经》五千言,几乎一气呵成,除大体可分为道经和德经外,通篇并无严谨的层次关系。然而反复研读你又会发现,《道德经》八十一章,章章都含道和德,几乎每一章前部分都隐含着道法自然,后部分都隐含着惟道是从。而且研读《道德经》越深入,你会越确信《道德经》并非博览群书的知见,而是老子静观宇宙和感悟人生的悟道体德。所以我们研读《道德经》没有必要逐字逐句,更没有必要硬译,我们无论翻到任何一章,最好效法老子从静观入门,通过你所处的境遇感悟其中的相关性,体会其中的意蕴,如《易经》所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以下我们就翻到第八章试试“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依照前面的思路,前部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隐含着道法自然,后部分“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隐含着惟道是从。再仔细琢磨,“上善若水,故几于道”不可能是博览群书的知见,而是老子静观宇宙的悟道;“夫唯不争,故无尤”不可能是博览群书的知见,而是老子感悟人生的玄德;而“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则是“不争而善胜”的制胜法宝。
更重要的是,研读《道德经》第八章,要将这段文字中的概念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果能将其变成我们人生的指引原则更能受益无穷。至少“上善若水”可以让我们悟到三点:水的开放、水的谦卑、水的和谐,并且体会其中的意蕴,通过所处的境遇做触类旁通。
其中水的开放可以让我们体悟道的世界观:水对于变化处于开放状态。
其中水的谦卑可以让我们体悟道的人生观:让我们联想在河流中流动的水, 它始终处于低位。它协助各种植物成长,维持所有动物的生命。水不会故意引人注意,也不需要任何酬劳或是嘉奖。这就是水的谦卑。水的谦卑教我们不用绷面子而要不耻下问;教我们不用宣传自己的荣耀和成功;教我们要协助他人,先让他人成功。这样我们才会脚踏实地活在当下,领悟大海为什么能成为百川之王,并从他人的经验和成败中领悟人生幸福的真谛。
其中水的和谐可以让我们体悟道的价值观:让我们联想当水流向一块石头时, 水只会绕过它,不会沮丧,不会生气,不会激怒。当面临障碍时,水不用强制和冲突,就能找到解决方案。而通常我们总是强迫事物改变,企图成功或证明自己,这样反而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大自然并不强求,然而万事万物都生生不息,如果我们能“道法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运用“冲气以为和”来化解面临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能事半功倍,可以让长远和整体效益最大化。
三、研读《道德经》意蕴的三个要领
1、论道
老子是怎么洞察出“道”的真谛呢?根据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可以推测,春秋时期,天下大乱,周朝守藏室无人问津。老子作为守藏吏,忠于职守,坚守岗位,终日静坐,虚极静笃,油灯昏暗,在恍兮惚兮中“观”到了宇宙无中生有的演化过程,“万物并作”生生不息。同时“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又恢复到宇宙演化的初始状态)”。
这个“根”这个“命”是什么呢?根据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命根子是一种天地创生之前的存在,它无声无相,永恒不变,周行不已,好比宇宙万物之母。老子查遍所有资料都没有记载,所以才勉强给它作了一个定义“道”。
那么“道”到底像什么样儿呢?老子在第四章中描述了道的状态“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道如虚空,用之不竭,源远流长,孕育万物。大道圆融,不显锋芒;大道有序,毫无纠纷;大道包容,为而不争;大道无边,溶入万物;若存若亡,清湛透明。
接着老子在第六章里描述了道的功用“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好比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休无止地生养万物,我们姑且称之为千变万化之母。这千变万化之母最初演化出的就是天地,继而绵绵不断地生成万物,无始无终,永无止境。可见道的功用就好比现代科学所发现的虚空场,宇宙的能量、信息和物质都是由其演化而来的。
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第四十二章,探索道的演化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乃虚空,本无一物,静极生动,产生能量,这就是“道生一”。能量的“运动”产生信息,运动的“能量”产生物质,这就是“一生二”。信息为阴,物质为阳,信息依托能量为载体,物质靠能量聚集,能量、物质、信息三者交织在一起,形成开放的太极系统,产生自组织,这就是“二生三”。不同能级的太极系统,通过自组织,生成万事万物,比如左旋或右旋的电子,螺旋状的DNA,牵牛花藤的盘旋,社会的螺旋式上升,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这都属于“三生万物”。万事万物承载着信息,充满了能量,这就是“负阴而抱阳”。并在能量、信息和物质的交互过程中演化,合道则生,背道则衰,这就是“冲气以为和”。
然后老子在第十四章中描述了道的特性“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既看不见,又听不见,也摸不着。这三种特征不可分割,究其本质都源于道那种虚无飘渺的特性:显现时不会光彩夺目,隐匿时也不会黯然失色,延绵不绝,不可名状,时隐时现,生生灭灭。这种似有非有的状态就称之为“恍惚”,往前探索找不到起始,往后探索找不到终结。
道既然如此恍惚不定不可捉摸,我们如何洞察呢?老子在第二十一章给我们提示了道的四大组成要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象、物、精、信四大要素中,“精”就是能量;“信”就是信息;“物”就是物质;“象”就是神气。“精”来自于道的无中生有,是从统一场的虚空中自发涨落产生的能量,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量子。“物”是闭合旋转运动的能量,以负阴而抱阳的太极形成元素的组合体。“信”是道的阴阳演化的呈现,是跟能量的运动过程、方式、特征、联系等相关的各种性质。“象”是道的全息现象的呈现,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尤指生命现象,一种具有精神特性承载再生信息的能量,体现跟复制和创造相关的各种功能。
了解了道的组成要素之后,于是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理解,老子在第四十章中阐释的道的作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这个“有”就是能量;有生于无,这个“无”就是道的本体,就是虚空状态的道。“弱者道之用”指的是在引力作用下的自组织过程。在宇宙背景辐射3K的状态下,虚空场会出现量子自发涨落,形成引力作用,产生暗能量,生成新物质,随着事物不断完善,演化出生命,最终形成了大千世界。“反者道之动”指的是与大千世界形成的同时,凝聚的星体由于核聚变不断辐射出的能量,辐射力返回宇宙虚空,又“各复归其根”。当辐射力衰减到与虚空的自发涨落平衡,引力作用又逐渐产生,这样就形成周而复始,无中生有,运化无穷的过程。
顺理成章,我们就能解读第三十四章道的成就“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的影响无处不在,左右着万事万物的演化。万物依靠她生长从不推辞;成就了万物从不居功。养育万物任其发展从不主宰,隐而不现可见其微小;天地万物归属于她,可见其浩大。正因为道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因此能成就她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宗的博大。
以上从八个层次进行了论道,最后通过第一章作一个综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很难用语言描述,凡是指定了范畴,即非先天之道。道,分“有”和“无”两种状态,虚空之无,是天地之始,能量之有,是万物之母。处于无念状态,可以观察到宇宙生成之妙;处于有意状态,可以观察到宇宙演化之窍。有和无两者都是道的显现,只是叫法不同,都很玄妙。通过这九个层次的梳理,《道德经》意蕴深奥的世界观,就比较好理解了。
2、论德
《道德经》的意蕴难于理解,还在于与儒家提倡的道德“仁、义、礼”不同,《道德经》提倡效法天之道“为而不争”的人生观。在第二十一章中“德”的定义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也就是说,最根本的道德是“惟道是从”,即遵循宇宙人生规律,而非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这种道德让很多人不可思议,即便在研究老子思想的学者中也不会完全认同。而这种人生观恰好是化解东西方文明冲突的通道,是人类化解生态危机的良方。
“惟道是从”的道德更不会“惟命是从”,不会受“礼教”的捆绑和压抑。这一点在第三十八章中明确指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里老子认为“礼教”的副作用大于正能量。由此老子提出对“德”的鉴别标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其中的大概意思是:遵从社会道德是应尽的义务,不能产生“惟道是从”的积德效果,故称之为“下德”。只有一言一行包括动念都“惟道是从”,哪怕与社会道德无关,也能有效的积德,故称之为“上德”。而且通过对“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的比较,再一次强调了“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见地。
为什么《道德经》这么强调“上德”比“下德”的积德有效性高呢?因为“下德”是应尽的义务,获得了社会的赞誉。而“上德”惟道是从,故能产生第五十一章的功效“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样就能如《中庸》所言,至诚之道可“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
如果能“赞天地之化育”,就能达到第六十章所云的效用“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其中,“以道莅天下”则“德交归”,进一步阐述了“上德”能够取得“得天助、得地助、得人助、得鬼神助”的收效。
如果能“赞天地之化育”,就能达到第五十九章所云的成就“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这就是说“惟道是从”可以多快好省的积德,即“重积德”则“无不克”“可以长久”,这就是“长生久视之道”,有助于人类化解生态危机“与天地参”。
3、论善
《道德经》提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的价值观,老子结合社会现实,论述了一整套如何“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圣人之道,对实现生态平衡、社会和谐、人文关怀均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要理解第七十三章为什么“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就必须通过前面我们已经研读过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借助于水的智慧,体悟“天之道”的人生哲学。其中居善地指得地气,心善渊指察变化,与善仁指获人气,言善信指得人心,正善治指建场域,事善能指识物性,动善时指得天气。
有了上述对道的体悟,就可按第四十九章得人心。“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其中“德善”指辨人性;“德信”指驭人心。
按第六十八章善为道、善战、善胜、善用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按第二十七章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善救人、善救物,洞察“天之道” 善与不善的人生哲学。“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于是就能像第六十六章一样善处下,“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建立了广泛的场域,故能以柔弱胜刚强。
于是就能像第七章一样效法天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最终达到第八十一章所描述的天之道“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四、研读《道德经》意蕴的疑议
古往今来对于《道德经》都有很多疑议,本文只分享我研读《道德经》遇到疑惑时,其中的一点感悟,只为抛砖引玉。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古人对于其中后半段“三宝”的解读很多,我不再赘述。然而我长期对于“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没有找到感觉,因为这不是本章的重点,所以平时我也没有多研读。直到后来讲国学课,很多人反映,听完课豁然开朗,遇到问题却一片茫然。带领学生修行,有人会质疑,说我讲得太笼统,只有解决问题的思路,没有具体方法。比如有学生健康出了问题,我推测是他某一个生活习惯出了偏差,需从某个方面调整,包括调整禀性和思维模式。有些人会要求给一个具体方法,几年后,只学会具体方法的人当时病情好转,不久又会复发,或转移成与他的思维偏差有关的新问题。而那些领悟了思路的学生,健康会得到根本性的好转,还有个别悟性特好的学生,甚至可以用我指导他的思路帮助其他人。于是我恍然醒悟,老子的“道大似不肖”讲的是洞察是感觉是思路,“道可道非常道” 没法讲具体。“若肖,久矣!其细也夫”讲的是具体的方法只适用于一时一事,好比中医的一个处方,只适合这位病人当时的症状,久了,疗效就减退了。
五、研读《道德经》有无的意蕴
今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关于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具体说来是量子实验中发现:科学家的意识会导致量子坍缩或量子跃迁。前几天讲国学,有个学生问我“念头和意识有什么区别”,在通常的情况下,念头是一时的意识,意识是无数念头的统称。所以在表述时可以用意识指代念头,如上述“科学家的意识会导致量子坍缩或量子跃迁”,这里的意识实际上是指念头,即起心动念。但是正如《道德经》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所说,意识仅仅是一个名称,可以想象成“大海中的波”,有翻江倒海的波,也有风平浪静的波,念头是指代被风吹起的波。苏东波所谓“八风出不动”指代的就是“念头未生的意识”,可惜堂堂学者面子最可贵,被佛印“一屁”就“打过江”。当时,这个学生问的“念头”与《道德经》第一章中“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有欲”相关,他问的“意识”指代的是与“念头”相对的意识,即“八识”中的阿赖耶识,所以与“常无欲,以观其妙”的“无欲”相关。故“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样好比“大海中的波”,只不过“念头”特指“浪头”或“浪花”,因此“同谓之玄”。同样,“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有无”,其中“无”即能的运动,“有”即运动的能,也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只不过“有”和“无”属于天地大宇宙,意识和念头属于人体小宇宙。从今年诺奖关于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可见,“无中生有”为人类开启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对于研读《道德经》的意蕴,又有了科学的注释。
六、研读《道德经》的意蕴在悟
慧能云“开佛知见,即名出世。开众生知见,即名世间”,可见“知见”千差万别,好比西方哲学五花八门,学者解文字也是五花八门。“一念悟众生即佛,一念迷佛即众生”,研读《道德经》同样如此,关键在于领悟,领悟《道德经》的意蕴,不离真修实证。
综上所述,研读《道德经》需从意蕴入门,不宜咬文嚼字。任何一本《道德经》不必拘泥于版本,无论别人如何解读,只要从研读意蕴入手,都能深悟其奥妙。如果无论出世入世都能运用自如,那么你的人生就可改变,命运就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