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巍巍:同事关系当以和为贵

(2012-06-02 12:04:29)
标签:

张翰

中国

窦光光

方案

中庸之道

分类: 《决策能力的提升》

【开篇导读】

在中国的处世哲学中,最为经典的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精华部分就是以和为贵。懂得以和为贵,你就掌握了一门最珍贵的交际艺术。

同事作为你工作中的伙伴,你们有利益上或是其他方面上的冲突,与其明争暗斗,双方各自争得“头破血流”,不如以和为贵,把这些矛盾一一化解。所以说,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里面涵盖了你的气度、忍耐、包容。

在职场中,即使你不加班,一天也有八个小时是和同事在一起的,问题就随之就产生了。你们同在一个屋檐下,在同为一家公司做事的期间,你们是真正的“归人”,而不是“过客”。如果和同事的关系闹得很僵,达到一种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这会让你的工作和生活变得很糟。

都说职场人际关系有太多的玄妙,其实玄机就在一个“和”字。如何达到“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就要相互尊重对方,懂得理解和宽容。

【社会“反光镜”】

张翰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男孩,在他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他思维敏捷,对于事物有自己的观点,所以说,这个需要不断的广告创意的文案的写作对于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点。

同事窦光光是一个爱惹是非的人。在办公室里,大家都不怎么喜欢他。平时大家在一起聊天,他总是爱反驳别人的观点,没事找话题找毛病对你说的话进行评论,他自以为自己的观点无懈可击,别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大家感到很无奈,见过自以为是的人,但没有见过他这样的。时间久了这样的事发生的多了,大家不和他计较太多,一笑置之。

有一次,同事们写关于化肥的广告,一个个都是愁眉苦脸的。因为这样的广告太泛滥,写的也太多了,大家普遍感觉麻木了,没有突破了,怎么也写不出新意来。而经理已经下了命令,说要摒弃那些老掉牙的套路,另起炉灶,每个人都要写得与众不同才行。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张翰也抹了一把汗。为了能把这个习俗平常的主题写出新意来,他想了很多的方法,不管是从写作的结构上还是内容上。

经过一个上午的思考,他最终确定下来了一个方案,他很高兴,心想着这个方案一定会被客户选中。他啪啪地在电脑上敲出了自己的广告文案,没有关电脑就出去休息了。

几天后的小组讨论会上,经理让大家说一下各自的写作成果,同事一个个很谦虚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轮到了窦光光,他理直气壮地站了起来说:“我有一个好主意,一定会得到客户的青睐。”大家静了下来,听他讲述着。他的方案是:一个售货员在调试一个秤,秤的左边是一袋广告宣传的化肥,右边是用于衡量化肥价值的麦子,售货员到了千金重的麦子,而这个秤还是无法达到平衡。这个广告的主题是天秤。

窦光光说完后,大家都很看好他的方案,夸张的手法运用得很好,这个方案寓意不错。而此时的张翰一脸的迷茫,脸色很难看,原来他的方案竟然和窦光光的方案相差无几。

事后,张翰找了窦光光谈论了此事,窦光光这次明显底气不足,他承认自己借用了张翰的方案。在不经意间看到张翰电脑上的这个方案后,他不禁觉得这个主意太好了,自己就略作补充,把这个方案据为己有了。

张翰见他这样低头认错,完全没有平时的傲气,但又觉得原则性问题不能忽视,方案岂能轻易让他人挪用。他用开玩笑的语气说窦光光太不够意思了。

这个方案的提成下来后,窦光光悄悄把提成给了张翰,这件事成了两个人之间永久的秘密。这件事之后,两个人经常交心,成了好朋友。

 

张翰在得知自己的方案被挪用后,并没有当着同事们的面拆穿窦光光,和平地解决了同事之间的矛盾,使原来的硝烟弥漫化作了风轻云淡。他很好的处理了这个突发事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大度能容的人。

同事之间以和为贵,这种精神在张翰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想,如果张翰怒气冲天,当面和窦光光理论了一番,事情还会是这样的结果吗?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恐怕他俩之间一个要走人了,在公司容不下他们两个了。

【优化“大课堂”】

同事关系不同于亲友关系,这种不以亲情为纽带的社会关系,有时就像浮萍,对于一个人的去留,同事之间或许没有太多的感受。亲友之间一时的冒犯,可以用亲情要弥补,而同事之间的关系仅以工作为纽带,一旦失礼,拿什么来解救呢?

“以和为贵”正在成为职场人际交往的一种观念。树立了这个观念,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你才不会感到捉襟见肘。http://s9/middle/6074b9c9gc1756a2ac76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