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写做饭的内容多些,又把鼓浪屿的游记给搁置了。要抓紧时间整理了,要不6、7月份出去玩,又要有一堆作业回来做了。今天继续接着船屋往下写。船屋的旁边,便是“岐黄山人”陈全忠的家和他的药圃了,顺着药圃旁边的坡上去,便可看到“重兴鼓浪屿三合宫记摩崖石刻”。石刻高8.5米,宽6.6米,刻有楷书352字,刻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由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撰文,记载了他在鼓浪屿整修战船、募集款项兴修三合宫并率军进攻蔡牵起义军之事。
掩映在绿色中的摩崖石刻独有一番韵味
过了医生世家黄家的屋,沿着坡往下走就是鼓新路了,一条颇为幽静的小路。路的坡度颇为大,遇到了不少当地的中老年人利用这段有起伏的路来晨练。路的两旁是怒放的红色三角梅,来到厦门以后,见到的三角梅多为玫红色的,这种热烈的大红色倒是第一次绽放,为这幽静的小路带来一种难以名状的热情敢。
走着走着,无意间抬头,便见那悬崖上的汇丰公馆了。汇丰公馆的选址在笔架山的断崖顶上,由英国人设计,英式建筑风格。远远望去,断崖腰部凹了进去,像一颗被咬了一口的大苹果。悬崖上的汇丰公馆别墅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凭窗便能观海听涛,傲视海天,饱览远山近海,成为今天难得的一座建筑精品。那种临崖而据的气势,想必是鼓浪屿上独享“高处不胜寒”的建筑了。(这段的字体死活跳不过来,真是活见鬼了)

悬崖上的汇丰公馆
正如有的美女只能远观不能近看一样,如果你想上去一探究竟体验一番这种孤傲的美丽,那感受一定会大打折扣的。我呼哧带喘地费了老大劲爬上了山顶,看到的只是一堆破脸盆、散养的几只鸡、很多根拴在树上晾衣服的绳子和摆在外面的煤球炉子。仿佛离近了了端详Kate
Moss一样,看到的不是美人如玉,而是一脸的小雀斑。所以说,“距离产生美”,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就是顺着这条路上的崖顶
再往下走,快到三丘田码头,便能看到原美国领事馆了,好像现在变成了一家宾馆。美国领事馆的前身是Marine
Hospital海员医院——鼓浪屿上唯一一家非教会医院。主要是为外国水手服务,建于1871年,到了1891年,由于医院来看病的人不多,其中一部分做了医院,另外一部分租给德建药行做药库,1893年改为美国领事馆。整座建筑以红、白两色为基调,东南两面矗立着白色通高廊柱,四面山墙呈五个大三角,窗楣是一弯新月,典型的美国建筑。美国领事馆的廊柱沿用科林斯柱式,柱头的花纹却与原始的繁花装饰大相径庭,而使用夸张的百合花装饰,叶瓣纤长整齐,托瓣微微外翻,这在鼓浪屿建筑中是仅有的。

被树木和铁栏杆挡的严严实实的原美国领事馆
顺着美国领事馆再往下走,便是岛上最繁华的龙头路啦!
“迷•恋•鼓浪屿”系列:

八卦楼——鼓浪屿的标志 船屋和医学世家的音乐会

鼓浪屿十大别墅之——杨家园
充满了戏剧色彩的八卦楼

安海路36号钻石楼 “领地”和“海角八号”

番婆楼与“花时间”
西欧小筑

鼓浪屿娜娜:有着奢华自助厨房的情调旅馆 鼓浪屿娜雅:昔日德国领事馆,今天情调旅店
“爱上厦门”系列:

神奇的福建客家土楼
佳味再添小吃城
黄则和花生汤和1980烧肉粽 最好吃的莲欢海蛎煎
局口街的阿卿薄饼

充满诗意的华新路
BINGO!宾果鲜榨果汁
厦门中山公园附近的美食地图

越夜越美丽的公园西路 最厦门的味道:阿矮大排档
老厦门的百家村
在佳丽海鲜边看海景边吃

花开如画的公园西路
史上最乐的卫生间
乌糖沙茶面

厦门华新路21HOETEL
西门土笋冻 不仅仅是咖啡馆的32HOW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