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走了一整天,只是早上吃了不少土笋冻,中午胡乱吃了两口,到了下午四点实在是饿晕了,回到酒店扔下背包,就赶紧四处找吃的。相公想吃海鲜,就问旅馆的小帅哥附近哪里有吃海鲜的地方。
“阿AI大排档!”
“阿什么???”
“阿矮,高矮的矮。就在公园的西门,厦门人都知道的!”
“阿矮”,真是头一次听说,还有给饭馆起这种名字的。顺着公园的墙边儿走不了多远,过了北门拐进一个小巷,就看到了“阿矮大排档”。见到了老板娘,就知道了这家海鲜排档为什么叫“阿矮”,原来是因为老板娘真的矮矮的。四点半,还没人吃饭呢,我们俩是第一桌。阿矮对面,隔着一条小河的,就是中山公园的小动物园,等着开饭的时候,初小呆趴在小围墙上看对面有没有愣头愣脑探出头来的小家伙。没想到还真等到了!

看见白墙上的那个小家伙了吗???

这真是间很平民化的饭馆,就像很多南方人的家里一样

矮矮的老板娘真是健谈,一边吩咐伙计赶紧开门营业,一边给我们介绍各类海鲜帮我们点菜,还建议我们哪种海鲜适合哪种做法。

看!各种各样的鱼,有认识的,也有好多不认识的


花蛤,辣炒的最好吃,也最常见
很多种小的螺
鱿鱼,酱油水蒸是最厦门的吃法,我们也点了一条
竹节虾,要了两只,这让我响起了泰国的大头虾
大白虾,也要了两只

黄*鱼,名字实在是忘了,听了老板娘的介绍要了一条
点完菜,就开始等啦!
相公拿着相机玩去了,瞧我饿的,就剩趴在桌上倒气儿了,这个缺德的家伙,老拍我丢人时候的样子:

老板娘看我都这样了,也乐了,那就赶紧上菜吧:

吃海鲜的两碟调料:闽南辣酱和醋汁

烤的椒盐濑吊虾,咱北方叫皮皮虾,以前吃的都是煮的,烤的还是第一次吃,虾不空,叩开壳,有一大条的虾籽,有一种特有的鲜甜味。

煎好的竹节虾
下面是厦门最家常的一道菜:酱油水蒸鲜鱿鱼。第一次这样吃鱿鱼,以前不是爆炒就是辣酱烤,这类做法仿佛自己家里蒸鱼后然后淋上酱油和明油,没有让作料的味道夺走鱿鱼本身的味道,鱿鱼是清甜的,蒸的一点都不老,口感刚刚好。

阿矮老板娘推荐的黄*鱼两吃:鱼身子用了最简单的做饭——清蒸,鱼头和鱼骨用来熬汤炖白菜豆腐。鱼的肉质很紧致、甚至有点儿弹性。清蒸对于鱼类来说,真是烹饪的不二法门,是熟吃并保留鱼肉最鲜美味道的方法。至于汤嘛,真是鲜掉了眉毛,从来没喝过这么鲜美的鱼汤。炖汤的材料选择了最简单的豆腐和白菜,最好地突出了鱼汤的鲜味。


青菜选择了蒜蓉炒荷兰豆,我们俩都喜欢荷兰豆的清香:

我们俩简直是饿死鬼托生,还担心填不饱肚子,又来了一大盘炒米线。这米线细细的,炒的真是香,没有放肉,只是放了洋白菜、韭菜和红椒丝,却吃出了些许的海鲜味道,还有的一股很香的淡淡的糊锅味道。

听说以前阿矮大排档并不在现在的公园北门,搬过三次家,可愣是有十几年的铁杆儿粉丝追着她吃的。味道嘛,好吃,但是很普通很家常,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不会为了迎合谁而怎样怎样,长久以来一直本本分分地做着这种厦门的家常味道。可能就是这种家常,让她的食客多为厦门本地人,来这里吃饭,仿佛就是回家吃了顿妈妈做的饭,或者又仿佛去老邻居家串门儿时,顺便添副碗筷坐下来吃一顿,我想,这可能就是厦门的味道吧。

阿矮大排档的地址:厦门中山公园附近
有代表性的好吃的:酱油水蒸鲜鱿鱼、炸梭子鱼、辣炒花蛤、同安煎蟹、插海蛏、椒盐靠濑吊虾、炒米线……
吃完阿矮后的节目:啥么都别想,两个人牵着手在夜幕下的公园西路走上一趟,或者在32HOW或者黑马咖啡喝点儿东西,你就知道什么叫最平实的浪漫了。
“爱上厦门”系列:

越夜越美丽的公园西路

花开如画的公园西路 史上最乐的卫生间
乌糖沙茶面

厦门华新路21Howtel 西门土笋冻
不仅仅是咖啡馆的32HOW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