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虚无】61(15)
(2024-01-11 21:20:31)
标签:
佛学文化 |
分类: 【是处虚无】 |
句式(2.1.7):
句式(2.1.7.1):云何菩萨摩诃萨应远离O?善现,若菩萨摩诃萨P,是为菩萨摩诃萨应远离O。
表—699
序号 |
O |
P |
1 |
我执乃至见者执 |
观我乃至见者毕竟非有、不可得故 |
2 |
断执 |
观一切法毕竟不生、无断义故 |
3 |
常执 |
观一切法性既不生、无常义故 |
4 |
相想 |
观贪等惑无所有故 |
5 |
见执 |
都不见有诸见性故 |
6 |
名色执 |
观名色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 |
7 |
蕴执 |
观诸蕴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 |
8 |
处执 |
观诸处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 |
9 |
界执 |
观诸界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 |
10 |
谛执 |
观诸谛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 |
11 |
缘起执 |
观缘起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 |
12 |
住著三界执 |
观三界性都无所有、不可得故 |
13 |
一切法执 |
观诸法性皆如虚空不可得故 |
14 |
于一切法如理、不如理执 |
观诸法性都不可得,无有如理、不如理故 |
15 |
依佛见执 |
知依佛见执不得见佛故 |
16 |
依法见执 |
知真法性不可见故 |
17 |
依僧见执 |
知和合众无相无为不可见故 |
18 |
依戒见执 |
知罪福性俱非有故 |
19 |
依空见执 |
观诸空法都无所有不可见故 |
20 |
厌怖空性 |
观一切法自性皆空,非空与空有所违害,故厌怖事俱不可得,由此空法不应厌怖 |
句式(2.1.7.2):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Q?善现,若菩萨摩诃萨R,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Q。
表—700
序号 |
Q |
R |
1 |
通达空 |
知一切法自相皆空 |
2 |
证无相 |
不思惟一切相 |
3 |
知无愿 |
于三界法智皆不起 |
4 |
三轮清净 |
具足清净十善业道 |
5 |
悲愍有情,及于有情无所执著 |
已得大悲及严净土都无所执 |
6 |
一切法平等见,及于此中无所执著 |
于一切法不增不减都无所执 |
7 |
一切有情平等见,及于此中无所执著 |
于诸有情不增不减都无所执 |
8 |
通达真实理趣,及于此中无所执著 |
于一切法真实理趣,虽如实通达而无所通达都无所执 |
9 |
无生忍智 |
忍一切法无生、无灭、无所造作,及知名色毕竟不生 |
10 |
说一切法一相理趣 |
于一切法行不二相 |
11 |
灭除分别 |
于一切法不起分别 |
12 |
远离诸想 |
远离小大及无量想 |
13 |
远离诸见 |
远离声闻、独觉地见 |
14 |
远离烦恼 |
弃舍一切有漏烦恼习气相续 |
15 |
止观地 |
修一切智、一切相智 |
16 |
调伏心性 |
不著三界 |
17 |
寂静心性 |
善摄六根 |
18 |
无碍智性 |
修得佛眼 |
19 |
无所爱染 |
弃舍六处 |
20 |
随心所欲往诸佛土,于佛众会自现其身 |
修胜神通,往诸佛土承事供养诸佛世尊,请转法轮度有情类 |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七地时,常应远离前二十法,及应圆满后二十法。
句式(2.1.8):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S?善现,若菩萨摩诃萨T,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S。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八地时,于此四法应勤圆满。
表—701
序号 |
S |
T |
1 |
悟入一切有情心行 |
用一心智,如实遍知一切有情心及心所 |
2 |
游戏诸神通 |
游戏种种自在神通,为欲亲近供养佛故,从一佛国趣一佛国,而能不生游佛国想 |
3 |
见诸佛土,如其所见而自严净种种佛土 |
住一佛土,能见十方无边佛国,亦能示现,而曾不生佛国土想。又为成熟诸有情故,现处三千大千世界转轮王位而自庄严,亦能弃舍而无所执 |
4 |
供养承事诸佛世尊,于如来身如实观察 |
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于法义趣如实分别,如是名为以法供养承事诸佛。又谛观察诸佛法身 |
句式(2.1.9):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U?善现,若菩萨摩诃萨V,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U。
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九地时,于此四法应勤圆满。
表—702
序号 |
U |
V |
1 |
根胜劣智 |
住佛十力,如实了知一切有情诸根胜劣 |
2 |
严净佛土 |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严净一切有情心行 |
3 |
如幻等持数入诸定 |
住此等持,虽能成办一切事业,而心于法都无动转,又修等持极成熟故,不作加行能数现前 |
4 |
随诸有情善根应熟,故入诸有自现化生 |
为欲成熟诸有情类,殊胜善根随其所宜,故入诸有而现受生 |
句式(2.1.10):云何菩萨摩诃萨应圆满W?善现,若菩萨摩诃萨X,是为菩萨摩诃萨应圆满W。
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时,应勤圆满此十二法。
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已,与诸如来应言无别?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已圆满六波罗蜜多,乃至已圆满十八佛不共法,具一切智、一切相智,若复永断一切烦恼习气相续,便住佛地。由此故说:若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已,与诸如来应言无别。善现,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趣如来地?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方便善巧,行六波罗蜜多、四念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超净观地、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及菩萨地,又能永断一切烦恼习气相续,便成如来、应、正等觉,住如来地。善现,如是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趣如来地。善现,齐此当知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
表—703
序号 |
W |
X |
1 |
摄受无边处所大愿,随有所愿皆令证得 |
已具修六波罗蜜多极圆满故,或为严净诸佛国土,或为成熟诸有情类,随心所愿皆能证得 |
2 |
随诸天、龙及药叉等异类音智 |
修习殊胜词无碍解,能善了知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言音差别 |
3 |
无碍辩说 |
修习殊胜辩无碍解,为诸有情能无尽说 |
4 |
入胎具足 |
虽一切生处实恒化生,而为益有情现入胎藏,于中具足无边胜事 |
5 |
出生具足 |
于出胎时,示现种种希有胜事,令诸有情见者欢喜获大利乐 |
6 |
家族具足 |
或生刹帝利大族姓家、或生婆罗门大族姓家,父母真净 |
7 |
种性具足 |
常在过去诸菩萨摩诃萨种性中生 |
8 |
眷属具足 |
纯以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众而为眷属 |
9 |
生身具足 |
于初生时,其身具足一切相好,放大光明遍照无边诸佛世界,亦令彼界六种变动,有情遇者无不蒙益 |
10 |
出家具足 |
于出家时,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众前后围绕尊重赞叹,往诣道场,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受持应器,引导无量无边有情,令乘三乘而趣圆寂 |
11 |
庄严菩提树具足 |
殊胜善根广大愿力,感得如是大菩提树,吠琉璃宝以为其茎,真金为根,枝叶华果皆以上妙七宝所成,其树高广遍覆三千大千佛土,光明照曜周遍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 |
12 |
一切功德成办具足 |
满足殊胜福慧资粮,成熟有情,严净佛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