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虚无】41(7)
(2023-07-14 22:48:02)
标签:
佛学文化 |
分类: 【是处虚无】 |
41.1.6 句式179:
缘由:“复次,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如实知色,如实知受、想、行、识。”“世尊,云何如来、应、正等觉如实知色,如实知受、想、行、识?”
“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如实知色如真如、如法界、如法性,不虚妄、不变异、无分别、无相状、无作用、无戏论、无所得,如实知受、想、行、识如真如、如法界、如法性,不虚妄、不变异、无分别、无相状、无作用、无戏论、无所得。”
“善现,如是如来、应、正等觉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如实知他诸有情类出没屈伸心、心所法,亦如真如、如法界、如法性,不虚妄、不变异、无分别、无相状、无作用、无戏论、无所得。”
句式:善现,诸有情类
A真如即B真如。(注:重复部分)
表—228
序号 |
A |
B |
1 |
出没屈伸心、心所法 |
五蕴 |
2 |
五蕴 |
十二处 |
3 |
十二处 |
十八界 |
4 |
十八界 |
六界 |
5 |
六界 |
十二缘起 |
6 |
十二缘起 |
一切法 |
7 |
一切法 |
六波罗蜜多 |
8 |
六波罗蜜多 |
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
9 |
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 |
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 |
10 |
真如乃至不思议界 |
苦、集、灭、道圣谛 |
11 |
苦、集、灭、道圣谛 |
四念住 |
12 |
四念住 |
四正断 |
13 |
四正断 |
四神足 |
14 |
四神足 |
五根 |
15 |
五根 |
五力 |
16 |
五力 |
七等觉支 |
17 |
七等觉支 |
八圣道支 |
18 |
八圣道支 |
四静虑 |
19 |
四静虑 |
四无量 |
20 |
四无量 |
四无色定 |
21 |
四无色定 |
八解脱 |
22 |
八解脱 |
八胜处 |
23 |
八胜处 |
九次第定 |
24 |
九次第定 |
十遍处 |
25 |
十遍处 |
三解脱门 |
26 |
三解脱门 |
菩萨十地 |
27 |
菩萨十地 |
五眼 |
28 |
五眼 |
六神通 |
29 |
六神通 |
一切陀罗尼门 |
30 |
一切陀罗尼门 |
一切三摩地门 |
31 |
一切三摩地门 |
佛十力 |
32 |
佛十力 |
四无所畏 |
33 |
四无所畏 |
四无碍解 |
34 |
四无碍解 |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
35 |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
十八佛不共法 |
36 |
十八佛不共法 |
无忘失法 |
37 |
无忘失法 |
恒住舍性 |
38 |
恒住舍性 |
一切智 |
39 |
一切智 |
道相智 |
40 |
道相智 |
一切相智 |
41 |
一切相智 |
善法 |
42 |
善法 |
不善法 |
43 |
不善法 |
无记法 |
44 |
无记法 |
世间法 |
45 |
世间法 |
出世间法 |
46 |
出世间法 |
有漏法 |
47 |
有漏法 |
无漏法 |
48 |
无漏法 |
有罪法 |
49 |
有罪法 |
无罪法 |
50 |
无罪法 |
杂染法 |
51 |
杂染法 |
清净法 |
52 |
清净法 |
过去法 |
53 |
过去法 |
未来法 |
54 |
未来法 |
现在法 |
55 |
现在法 |
欲界法 |
56 |
欲界法 |
色界法 |
57 |
色界法 |
无色界法 |
58 |
无色界法 |
有为法 |
59 |
有为法 |
无为法 |
60 |
无为法 |
预流果 |
61 |
预流果 |
一来果 |
62 |
一来果 |
不还果 |
63 |
不还果 |
阿罗汉果 |
64 |
阿罗汉果 |
独觉菩提 |
65 |
独觉菩提 |
一切菩萨摩诃萨行 |
66 |
一切菩萨摩诃萨行 |
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
67 |
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
一切如来、应、正等觉 |
68 |
一切如来、应、正等觉 |
一切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