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底特律城堡最后的坚守者
(2009-06-23 21:28:28)
标签:
杂谈 |
福特,底特律城堡最后的坚守者
同样是在底特律,同样深受金融风暴的重创,通用昔日风光不再,福特却还能够屹立不倒,成为底特律最后的坚守者。福特活下来的背后,经历了怎样的救赎之路?
文/洪华
美国东部时间6月1日上午,一直占据美国及至全球汽车业头把交椅的通用汽车公司,无奈地向美国法院正式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这是继克莱斯勒之后底特律“三巨头”中第二家申请破产保护的公司,也是美国制造业迄今最大的破产案。
“百年老店”的轰然倒地,在让人唏嘘不已的同时,也再次应验了一句话:市场上没有永远的胜者。可以说,几十年来,福特一直在通用的光芒掩盖下发展着,而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却改写了两者的命运。同样是在底特律,同样深受着金融风暴的重创,通用昔日风光不再,福特却还能够屹立不倒,成为底特律最后的坚守者。福特活下来的背后,经历了怎样的救赎之路呢?
一场提早揭幕的家族保卫战
“福特家族像一个历史骄人的部落,孩子们晚上围坐在篝火旁,听父母讲述先辈英雄的故事。长大之后,他们将努力使自己成为他日的家族传奇。”作为一个家族式企业,福特的经济形式一直受到业内外某些人士的诟病,然而这一次,家族企业却恰到好处地发挥了自身的力量,拯救了福特。
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4年,当通用和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时候,两者却“出色”地获得了十几亿美元的盈利。利润增长从何而来?当时华尔街的分析家指出,这两家公司第二季度的利润,更多的是来自其下设的金融信贷机构而不是其主营业务——汽车和卡车制造。“两大公司更像是在开银行,而不是在造汽车。”华尔街某分析家这样形容福特和通用。
然而,过分依赖金融业务对一家汽车制造业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福特与通用周围处处是“雷区”,到2005年,福特与通用的债券被美国两大信用评级机构贬为垃圾债券。当时资深汽车分析家马里安·凯勒说:“比尔·福特所面临的形势,可能比任何人想象的更困难。”为了维护家族遗产和职业名誉,比尔·福特改革的决心至少比其他拿薪水的外来CEO要坚定得多。他曾在一次谈话中说:“对于我来说,这不是一个工作位置,它是我的遗产和我的孩子的未来。”
当福特开始为其在北美的工厂深思熟虑的时候,它也在加快出售一些“包袱”资产,并集中力量设计、制造、出售小汽车和卡车。福特为这场家族保卫战所做的一切改革立刻为其带来了新“氧气”。嘉年华和福克斯在欧洲的热销,使得2007年成为福特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而此时的通用仍然沉迷在抛弃“主业”的自杀之旅上,尤其是当遇上金融危机的洗礼,通用受累于金融业务而一夜暴穷。
美国环球透视高级市场分析师曾志凌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到:“通用近几年来的权利掌控者一直是财务出身的人,他们对于金融投资的热衷度远远高于汽车技术方面,通用曾经一度90%的利润来自于通用金融业务,因此其管理者并不太关心汽车制造成本和产品方向。相反,福特的危机意识相对较早,也部分得益于福特家族管理在架构中发挥了更多的作用。”
铁血穆拉利化腐朽为神奇
2006年,作为福特总裁的比尔·福特开始退居二线,并请来曾领导波音重组的艾伦·穆拉利出任CEO。这位空降福特的“外来者”当时并不被看好,但就是这个“航空小子”,为汽车业上演了一场化腐朽为神奇的大逆转,拯救了福特。
正式入主福特后,穆拉利定下“One
根据福特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福特截止到2008年底持有160亿美元现金和100亿信用额度。福特在2006年信贷市场还活跃时作出大规模借款的决定,这对它至关重要。分析师认为,此举在美国汽车销售处于25年低谷时,为福特额外赢得了6个月的缓冲时间。当通用和克莱斯勒闹钱荒而四处举债无门的时候,福特的流动资金却依然充足,这或许也是福特公司得以挺直腰杆表示将于2011年恢复盈利,且不需要政府贷款援助的底气所在吧。事实证明,扩张无度,业务庞杂,冗员堆积的福特,找来铁血的穆拉利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信心比低息贷款更重要
当美国政府终于同意为本国汽车业提供174亿美元贷款,帮助其渡过难关的时候,福特汽车公司倔强地没要政府一分钱。业内人士认为,福特这么做是要与通用、克莱斯勒保持距离,表现出有能力自救的姿态,着力突出其“负责任企业公民”的形象。“保持独立对企业有很多好处。福特在许多人心中是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企业,我们必须保持这样的形象。”福特董事会主席比尔·福特如是说。
就在前不久,福特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在股东年度大会上说:“我们拥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可以帮助公司成功度过经济危机。我们可以在不需要政府贷款援助的情况下保证完成生产计划。我们相信,我们不仅将最终摆脱这场危机,而且还将发展成为一家精简的、全球性的综合企业。”发言掷地有声,充分展示了福特和穆拉利的信心。“信心比低息贷款更重要”,这就是比尔·福特和穆拉利如何度过底特律危机的答案。
罗兰·贝格高级咨询顾问张君毅告诉记者,“福特一直在用自己的态度告诉世人他所付出的努力,希望借此获得消费者及美国劳工联合会的体谅。”显而易见的是,福特的信心和态度打动了美国劳工联合会,成为三大中第一个使劳工联合会在谈判中做出让步的企业,新劳资协议中,工人联合会同意美国汽车工人今后两年内放弃部分奖金和生活津贴,而且还放弃了4笔工人固定奖金中的两笔。这对于福特意义非常重大,意味着最近两年,福特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不仅如此,福特在颇具影响力的美国《消费者报告》(Consumer
福特选择了一条比通用和克莱斯勒更为艰难的自救之路,却在绝处逢生,成为了底特律三巨头中硕果仅存的一个。据福特某公关部人员透露,福特近期状况良好,按照福特汽车公布的2009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由于成功减少了101亿美元债务,并接连在全球推出重要的新车型等一系列强有力的转型措施,福特目前的资产负债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这还远不是最终的结局,罗兰·贝格张君毅说,福特目前多了一个比以前更强大的新对手——美国政府,这表明福特的人员成本和经销商压力在今后将比通用和克莱斯勒更大。福特到底还能坚守多久?恐怕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