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反季节”现象:淡季也疯狂(上)
(2009-06-24 22:30:10)
标签:
杂谈 |
沪上某经销商对时下车市的14字概括:供货紧张、价格反弹、让利幅度减小
车市“反季节”现象:淡季也疯狂
文/傅青怡
6月9日,星期二,本该是任职于国内一家知名公关公司的宇文(化名)开始休年假的日子,谁知年假没休成反而忙得不可开交,下午还要从上海飞回北京。半个月前领导就婉拒了她的年假请求:“这个六月不比往年,工作安排得紧……”
宇文的客户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汽车大亨。原以为金融危机大浪肯定打得汽车市场风雨飘摇,传统旺季都会冷冷清清,淡季更不用多提。谁知……赶去机场的路上,宇文一边啃汉堡一边给朋友发短信:2009,淡季不淡。
由于气候因素和消费习惯的关系,每年的6至8月是中国汽车销售的传统淡季。整车厂对经销商一般都有着严格的价格规定,但到了淡季,这个规定自然而然地松动。但今年……一位经销商接受记者采访时悠哉悠哉地说:“这几个月,车不够卖,价格自然上去了,有优惠也只是‘意思意思’。”
现象:传统淡季竟然也疯卖
也就在这一天,久旱的上海迎来一场豪雨,但在记者走访的几家4S店里冒雨看车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有不少还是特地打车过来的。
据介绍,雪佛兰科鲁兹预订的客户众多,基本上新车在路上时,大部分车已经被订出。经销商们可谓“订单在手,心中不慌”。
走进位于吴中路的宝马开隆店展厅,人声鼎沸。一位先生走过记者身边,只听得他自言自语:“竟然要到两个月后才能提车。”
想要现场提车“清凉一夏”,结果失望而归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走访上海车市,在各个细分市场中,占市场近一半的核心车型少则要等一到两周,多则数月。如一汽大众速腾、新宝来等车型都需三周以上的等待时间,欲购东风日产骐达、新轩逸、逍客等车型的消费者更是要做好等待一个多月的心理预期。
谁也没有想到,2009年提车变成这么困难的事。克莱斯勒重组、通用破产、日本三大巨亏……这些“悲观局面”似乎都与中国市场无缘,以南北大众为代表的汽车巨头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上海通用轿车销量也达到了56011辆!5月国产汽车产量和销量再次双超110万辆。汽车生产110.69万辆,同比增长29.60%;汽车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4%至112万辆,为连续第三个月突破该水平,增速较4月份的14.1%进一步加快。
2008年年底,几乎所有汽车厂商、经销商们都做好了“过冬”准备,车市的突然回暖让部分汽车厂商和经销商措手不及。据一汽大众开隆店市场部经理介绍,现在的形势用14个字概括就是:“供货紧张、价格反弹、让利幅度减小。”
环顾各个4S店展厅,果然只稀稀拉拉地停着样车。车子如此稀缺,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