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小儿免疫力认识的十个误区

(2022-04-05 07:28:46)
标签:

免疫、抵抗力、疫苗

杂谈

分类: 免疫

对小儿免疫力认识的十个误区

              退休医生桑

标签:免疫、抵抗力、疫苗

生活中人们所说的免疫力通常是指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随着科学的发展,生活、医疗水平提高,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多了,加上道听途说的一些不科学的小道消息,对待免疫力形成一些错误的认知,笔者针对家长咨询的一些常见问题简要科普一下,当然会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可以结合上下文理解,灵活处理。

误区一、免疫力就是抵抗力:不全面,广义的讲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即免疫防护功能;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即自我稳定功能;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如癌变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即免疫监护。免疫是人体的生理反应。人体内执行这一功能的是免疫系统。 免疫力按其获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后者也是本文主要介绍的内容。

误区二、免疫力越强越好:免疫力就像其他人体各种检查指标一样,都有一个正常值,就像血压、血糖高了低了都会发生疾病,免疫力低了容易引起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但免疫反应太强烈,对人体也有害,也容易患过敏、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免疫监护低就容易发生癌症。因此,好的免疫力是处在一个均衡的状态,才有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误区三、生病就是免疫力低下:生病的原因很多,孩子的免疫力只是影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免疫力的形成是个逐渐发育的过程,在生后六个月内体内尚存在母亲的抗体,所以很少患感染性疾病,6个月后孩子体内母亲给予的抗体几乎殆尽,所以感冒发热一些疾病逐渐增多就不足为奇,不一定是免疫力低下。

当然还有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这与发病年龄无关,如果孩子生病频率高,可去医院做个免疫功能检查,进一步找出体力低下的原因 

误区四:免疫力越强越好:好的免疫力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并不是越高越好,免疫反应太强会造成自身组织破坏,当我们的身体有病变的时,这时免疫系统有可能错把自己的组织或细胞当做有害的微生物加以攻击,就会造成一种叫自身免疫性的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等。

误区五、打防疫针越多越好打预防针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起到保护人体预防此类病菌的侵袭 。因为疫苗接种到人身上,人体内便会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以后假如再遇到此类病菌的入侵就会将其消灭。必须指出的是,一种预防针针对性强只能预防一种传染病。因此,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多次预防接种,不同种类的疫苗应都有最合适的接种时间和接种间隔,就是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还有一些其它的疫苗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季节可以进行选择性的接种。但是疫苗毕竟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外来的刺激,都是一种异物,都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反应。各种疫苗合理搭配,可以起到加强免疫的效果;如果不合适,可以发生干扰现象,大大减低了免疫力,甚至产生拮抗作用或出现危险。因此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除了按国家计划免疫的疫苗外,慎重选择其它疫苗,最好是经过咨询大夫。

因此,注射疫苗,既不能漏打、少打,也不能重打,多打。

误区五、孩子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以预防感冒丙种球胆白是从是从健康人混合血浆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制剂,主要用于近期与传染病密切接触,又没有获得相应主动免疫力的人注入人体后可马上获得免疫力。有一定的抗御疾病能力,但其中所含的抗体,并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细菌或病毒的特异性抗病物质,因此不是万能的预防药。只能作为对某些病预防的一种临时应急措施,且对人体的保护时间仅为3周左右。但引起感冒的病毒种类多,又经常发生变异,所以使用丙种球蛋白并不能有效地减少所有的感冒发生。况且对人体来说,外来的丙种球蛋白毕竟是“异物”,个别人注射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有些家长错误认为给身体虚弱、容易感冒的孩子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预防感冒是不全面的。

误区越干净就不容易生病人体生活在一个许多的病毒和细菌的环境中,每接触一种病菌就会产生一种相应的病菌的免疫力,如果孩子太讲究干净,接触病菌机会就少,那么产生抗体种类就少,抵抗力反而会减弱,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自体免疫失调。所以,只要平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就餐前或外出回来用肥皂、清水洗手,就能达到清洁目的,而不是无菌。

误区:孩子照顾的越精细就会少生病:否,孩子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再如天气一冷,就不让宝宝出门,岂不知密闭的环境更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繁殖,这么一来,宝宝的呼吸道长期得不到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锻炼,久之机体的免疫系统变得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对成长十分不利。所以,任何孩子都要拒绝养尊处优,只有不断刺激才能提高免疫力。 还有的孩子玩耍时稍微有点汗有些妈妈就会立马更换汗巾或衣服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对温度的调节和适应能力的发展。

其实,刚进幼儿园的孩子,一般都容易生病,过一两年,经历了许多传染病的风雨,如风疹、感冒发热等等一系列战火洗礼,孩子的免疫系统反而强大了,生病反而少了。所以老人们说,“三冬三夏,长出个铁娃娃”,这话一点不假。

误区:一有感冒发热就用抗生素感冒时一定程度的发热机体代谢可加快,免疫功能活跃,抗体生成增多,肝脏解毒功能增强,经过这个过程,孩子的免疫力、对病菌的应激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当然是指的是不超过38.5度的短期发热,对感冒发热的正确方法是对症治疗,不要立即打针吃药,靠外界刺激使自身的免疫系统得到锻炼和锻炼,何况感冒多数是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没有效力,滥用只会增加了抗生素的副作用。

误区依赖保健品增强免疫力 目前,保健品种类繁多,用的保健品声称“能增强免疫功能”,这都是虚假和夸大宣传,要知道,保健品不是医治疾病的,也没有得到临床验证,所以不要轻信这神奇宣传,滥用可能对人体的免疫力造成伤害,尤其是服用含有激素类保健食品更是不妥,何况所谓其增强免疫功能并没有衡量标准,也没有循证医学的支持,不要上当。

误区:认为宝宝吃的越好就会少生病“爱”之过甚,长期给宝宝偏重于高蛋白的鱼肉、精细粮食,宝宝吃的越好、越精越好,反而不好,不吃粗粮蔬菜,其实粗粮和蔬菜可提供细粮所缺乏的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成分,从医学角度看,不管粗细,只要有利于孩子的发育就是好的饮食,只要做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就行了。

幼儿体内的各个系统发育的还不成熟,尤其是免疫系统更是如此:从母体中得到的免疫力正在消失,而后天获得免疫力又很少,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容易患病。要想增强孩子的体质,希望孩子少生病,除了按我国计划免疫要求接种各种疫苗外,更主要的是均衡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身体,随着孩子的成长,对疾病的抵抗力会逐步增强。

目前一些血液制品也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建议你不要给孩子用这类制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