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发热、退烧、感冒散片 |
分类: 疾病防治 |
这个说法不正确
标签:发热、退烧、感冒
最近在微博上盛传了一个忽悠人的退热的方法,用香菜、白萝卜、生姜治疗感冒退热,为慎重,我查到了这个短文的经典内容择录如下:“我的技艺高超的医生朋友强烈建议每个人都转!小孩发烧勿输液,三样蔬菜把病灭,再严重的感冒,马上就好!告诉各位妈妈退烧的一个方子,是在小孩生病的时候,一个老中医给的。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至4根,白萝卜2至3片,生姜1至2片,加冰糖加水煮15分钟。待温度适中给小孩喝,小孩喝下去会出汗退热的。各位妈妈们可以试试看,效果非常好……”这则广为流传的微信同时还提醒妈妈们:“在小孩生病发烧的时候,轻易不要给小孩吃退烧药,也不要输液。有个中医告诉我只要你给孩子输了一次液,孩子大部分会1到1个半月就病,因为免疫功能退化的缘故。”
我之所以引用这段语录,就是要奇文共欣赏,你看有人、有物、有时间说的多神!!各位家长,不要轻信,切勿上当,延误疾病治疗!!
这个方子从药性上看倒有一点辛温解表、消食和胃的作用,但是指望这三样菜就治疗好所有感冒,小孩喝下去会出汗退热,三样蔬菜把病灭,再严重的感冒,马上就好!”难免太夸大了,说的也太绝对了,如果不是忽悠人,就是对科学的无知,这三种草不会退烧,充其量可以缓解个别症状,仅仅是在风寒感冒初起阶段用,所谓风寒感冒从中医看就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主要症状是怕寒怕风、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打喷嚏/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无苔或苔薄白。治疗风寒感冒,中医就有很成熟的药方就是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民间有一个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煎水喝,这个古代方子里就有姜和葱,并不是这个所谓技艺高超的医生所独创。
平常所说的感冒,小孩称为上呼吸道感染,孩子发烧超过38.5摄氏度,一律不加分析就用这三样菜退热是不科学的,还有可能促使发热更高,辩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
临床上很多疾病初期都表现为发热,可以是感冒也可以是传染病和其他的感染,关键要鉴别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热,然后再分别情况进行不同治疗,治病是科学,科学一定要严谨,这个博文武断的说“小孩发烧勿输液,三样蔬菜把病灭,再严重的感冒,马上就好!”起码是违背科学的严谨性。
此人在的忽悠之后又说“在小孩生病发烧的时候,轻易不要给小孩吃退烧药,也不要输液。有个中医告诉我只要你给孩子输了一次液,孩子大部分会1到1个半月就病,因为免疫功能退化的缘故。”这又是一派谎言,任何不加区分的乱输液是医学上一直反对的,输液有输液的指症,像严重抢救性疾病或是不能口服的药就必须输液,再说“输一次液过一个月就要病,因为免疫功能退化的缘故”,更是奇谈怪论,输液和免疫关系不大,关键看看是输的是什么药,除了一些皮质激素类和抗肿瘤的药物可以影响免疫,其它药物不会影响免疫,退一步讲,如果就是影响免疫也不可以说什么导致输液后就要再次生病,还像神仙一样的说“1到1个半月就病”,信誓旦旦的精确到一到一个半月,稍有一点知识的人,一看这就是信口开河,有悖于医学常理。
任何疾病的治疗是相对的,同一个疾病用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的效果很好,而有的可能没有效果,这就是个体的差异,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就是医学中的辩证法,不考虑这些就说什么“输一次液过一个月就要病”只能说是在忽悠人。更多的是利用不实的例子进行招摇骗取钱财,当今一些医学骗子多是用神化的中医行骗,家长有必要掌握一些保健常识,以防上当受骗,即使像感冒这样的“小病”。
医学需要发展,亦需要普及,医学科普事关百姓生命健康,媒体更应该自律、审慎,一定要秉承科学的精神,推广严肃、通俗、正确的科普知识,增加医患和谐的正能量,共同对抗共同的敌人——疾病。绝不能将百姓的生命安全娱乐化,更不应将其做为提升自己经济效益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