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偶遇中抓住必然的机会 -- 凯文斯康总
(2009-06-03 13:19:42)
标签:
创业励志 |
分类: 吾总这边独好 |
一个从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学子是怎么样踏上IT行业的创业之路的呢?从字眼上看不出端倪的逻辑因果更能勾起人的好奇心、探知欲,我带着一双耳和一颗心走近了北京凯文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康总。
听康总说他原来学的是法语和英语,他从中信国企辞退下海之后,当时并没有资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凭借良好沟通建立关系的一个瑞典银行驻京的外国人,想请他照顾一些外国朋友去杭州等地旅游。康总通过他顺畅的语言能力和热情周到的照顾在旅途中与这些外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也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不久其中的一个瑞典朋友打电话找到他,希望能够一起合作,做苏杭丝绸和工艺品的出口贸易。康总果断的抓住了这个机会,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也有惊险也有困挫,在西方国家经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时候生意画上了句号,但是在95年的时候,康总确实淘到了他几十万的第一桶金。而在他处于过渡期还没有找到新生意的时候,又是在一次开往北京的火车上,他遇到了一家外国人。出于练习口语的目的,他和这家外国人愉快的交流了一路,在下火车的时候,康总又帮助外国朋友顺利到达北京的住所,于是康总和这家人顺理成章的又成为朋友,一直联系来往。当时这位外国朋友是做爱立信驻京办事处的技术工程师,一次和康总谈起,因为驻京办事处要扩展为公司,所以希望康总能够帮助联系购买办公设备及耗材。虽然康总对电子设备没有任何了解,但是他还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去中关村跑市场下功夫,最终顺利的将一笔又一笔单做成,第一年就签下了几千万的单子,成就了他第二桶金。后来就与电子的硬件软件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公司如火如荼的发展规模也是拜第二桶金成果所赐。
听完他的创业史,通篇有一条线索非常清晰,那就是语言、沟通。娴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善于沟通的性格串联起他一次又一次机会的造访,而康总擅长的语言也为他贵人多为外国人定下了基调。我想起一句话——千招会,不如一招熟,“通才”只有在“专才”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要让自己有一项拿得出手的特长,知道如何使用,这才是不断有偶遇的生活中必然成功机会的培养皿,也是拓宽自己人生的切入口。
而纵观从古至今的成功者,有一个条件的存在是谁都不可辩驳的——抓住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也许操控语言能力好的人很多,会沟通的人也很多,但是为什么成功的人并不多,因为他们有可能并不是一个有心人,或者说他们缺少的是一种要去做、要去做成一些事的态度,就像一个学语言的人为什么现在成为了快速发展的IT企业老总,一定是他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学习能够做得到做得好。康总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态度决定一切,相信可以有另外一些更好的自己的存在.
在康总的谈话中,在与五五的众位老总的接触中,其实他们是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危机意识中的不断学习。居安思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还愿意改善不足、力求做得更好,汲取新的知识、冲刺更高标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做企业是这样,其实做人也是,不光是避免被社会淘汰,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有价值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