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陶艺爱好者的非生活化空间

标签:
陶艺陶瓷艺术爱好者景德镇杂谈 |
分类: 情趣生活 |
(这是我们都挺喜欢的一幅陶瓷画,要5000元,有些小贵,已有人订了)
(主人送的杯子,售价大概是40元,我这只算是挑剩下的,依然喜欢)
(雕刻作品,羞涩女孩——这名字是我取的,个人比较喜欢这样的作品)
(这个盘子大概是120元,也属于低档产品)
(这些都是工艺美术师的雕刻作品,价格可能稍贵些)
(这组雕刻同上面的那些风格上又有些不同,却更让人有把玩的兴趣,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事)
(同上)
(这陶罐也是120吧,好象,容量挺大的,可以存放不少东西,当然当装饰也不错的)
(小瓷人,单反机拍)
一个陶艺爱好者的非生活化空间
当直接的物质追求主宰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发现,审美的、艺术的生活方式正与我们渐行渐远。
然而,有一些艺术爱好者,艺术理想已成为他们心中的火炬,穿越对生活的困惑,坚定地走在他们孜孜以求的人生路上。不肯放弃艺术理想,也不能没有生活,那么艺术化生活或生活艺术化,就是一条很好的道路。
一个空间里有着自己喜爱的陶艺,一边售买一边学习,用售养“学”,在满是陶艺的单纯空间里,生活并不仅仅是生活,艺术也不是纯粹的艺术。黄巍艺术追梦体现出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他正在证明那一种人生也很精彩。
没有理想
空气里终于飘起寒冬的味道,又到了年末,人们开始感慨时光之匆匆。
走进墨燕陶坊,被映入眼帘的那些灵动的陶器惊呆,漂亮得让你舍不得碰它。黄巍就是这里的店主,一个26岁的年轻男孩,干净温和又透着一丝腼腆,微微笑着没有太多话。
好在家人比较支持,很快他就辞了工作前往陶艺之乡景德镇学习,在那里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他更确信了自己了道路。又过了半年,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立了工作室,他虽然涉足陶艺时间不长,但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对陶瓷艺术的偏爱,使他很快就迷上了博大精深的陶瓷艺术,一发不可收拾。
但生活也还是要兼顾,于是就开了这家陶艺店——其灵感来自于景德镇。将艺术家们和那些年轻的创作者们的现代陶艺作品搬到舟山,他相信它们一定会有人喜欢的。
果然开业一个多月以来,吸引了很多“粉丝”。他打算过些日子等稳定下来,再去景德镇继续学习陶艺,能有饭吃,又有自己喜欢的艺术陪伴,这就是他的人生理想。黄巍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最单纯的幸福。”
没有刻意 自然随意的空间
小店的门面很小,门关着,灯也只淡淡的亮着,一张也不张扬。
但是真当你推门进去,却是别有洞天的感觉,主人也不会上来热情的招呼,只是让你知道他存在却一点也不刻意,丝毫没有生意人精明样。这就是刘女士的第一感觉,她已经是第N次来这里了,把这里推荐给她的是一个老朋友,她因信任而来,但这里并没有让她失望,这一个多月了,她已经不知不觉买下好多东西,精致而不“高贵”的的价格,每一件小东西都融入着制作者的心血和创意。
黄巍安静的守着他的空间,很爱惜这个空间,当我们要拍照,他着急的说不行,这里还缺少一些东西,太乱了。显然他有些完美主义,一丝不和谐也不能容忍。
小店新开,但是生意也慢慢变好,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客户,这让黄巍非常开心。
小店里的东西明码标价,他不太习惯还价,遇到话语相投的客户,没准也就相送一件,显得非常随性,不张扬不吆喝,他始终相信喜欢的人自会进来一探究竟。
没有门坎 只要喜欢就行
我们很容易一说起景德镇的陶瓷就联想到堆放在市场里那些大红大紫造型传统的陶瓷,事实上中国的陶瓷,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沉淀,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深深地打上时代烙印。人们不断将越来越多的新元素融入这一古老的艺术当中。今天,越来越多有着学院背景的艺术追寻者的孜孜追求越发让中国陶瓷以新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外来艺术家的参与加入,全新制瓷理念的出现,使景德镇许多制瓷技艺和材料得到改变,让瓷的表现语言更加丰富。
这里的东西都来自景德镇,最便宜的才几十元,小小的瓷杯上件件有着不同的美丽,墙壁上挂的几幅瓷画售价几千,都是工艺美术家的作品,精美得无以复加。四周陈列的瓷雕作品也彰显着创者者的不同艺术风格。
除了这些,这里还能根据顾客的特殊需求定制专属于个人的个性化陶瓷产品,陶瓷烧制是件慢工出细活的工作,黄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一次景德镇,找当地的朋友烧制顾客定制的大件作品,小件则在景德镇烧制后再邮寄过来。定做一件瓷器,需要一点时间。
这里满屋的杯盏碗碟,瓷影各异,个性毕现,主人静待来客——这是一个安放主人心灵的空间,也是一个可以根据顾客的心意特别定制的陶瓷空间。
为什么当生活和艺术碰撞时,我们不选择合二为一呢?